读书体会:理论联系实际让知识活起来
(2022-12-26 14:39:31)| 分类: 2022-2023小课题 |
理论联系实际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有这么一段话感触颇深“学生背会了关于物质有4种状态的概念,但是他在实际生活中不去注意大量的这样的事实,不去利用这些事实来从新的、以前未知的角度去解释这一概念。于是,在检查知识时,学生遇到了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的事实,而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实面前茫然失措,不能理解和解释他们的实质。”这就是典型的技能和知识之间出现了关系失调。而这种现象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也是出现过的,一次上学快迟到了,特别着急的等待一壶水的烧开,为了观测它温度上升的速率,我拿了一个最高温50的温度计,洗了洗插入到壶中,是的,温度计爆了!可是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还有一次炒菜油锅起火了,我惊慌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关了煤气,看着它燃烧,然而那时候我也已经学习了灭火的方法,当爸爸说“你没学吗?盖上锅盖不就行了。”是啊,我学了啊,隔绝氧气嘛。那时得我很懊悔和羞愧,为什么已经学习的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难道学习这些不是为更好的生活服务的吗?
时隔多年,再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儿时的情境浮现在眼前,不同的是,我现在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因此如何让我的孩子们减少甚至避免这种愚蠢的事情的发生,是我觉得很有挑战而且有意义的一件事。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会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必须让他们独立的收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对事实的搜集和整理,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状态,即能动的状态--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体系中自觉地挑选出必要的规律性、特性和定义的状态。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变成一堆僵死的、不再发展的东西。具体的操作例如学习《认识图形》时,提前让孩子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为什么建房子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图形而不用球,看出球的自由滚动的特点;学习了加减法,回家试着自己帮爸爸妈妈买些东西,买完早点剩多少钱?能不能自己算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尽量贴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更能让知识活起来,让数学服务于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