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ex Andreyev作品
人生的长短不取决于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而取决于你是什么时候觉悟的------人只有觉悟了才有人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觉悟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从不觉悟到觉悟的过程。一个到死都没有觉悟的人,他(她)的一生只有“生命时间”,没有“人生时间”。所以,人生任何时候觉悟都不算晚。
那么,什么是觉悟呢?觉悟就是真理,而真理都是最简单(最通透)的。因此,觉悟并不是什么艰深玄奥的哲学,就是简简单单的人生常识。也就是说,一个人获得觉悟的过程,就是找回人在社会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关系所弄丢的“最初常识”。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李贽的“童心说”(但是,我这里的“最初常识”和李贽的有关真假善恶的“童心”不是一回事),因为社会关系首先就是政治关系,其次才是人情关系和文化关系。而在现代文明出现之前,这种政治关系总是人吃人的权力关系。当人慢慢适应和接受了这种人吃人的社会关系,真理的世界在人的眼里也就逐渐开始扭曲变形直至黑白颠倒了,等到了这个时候,人再想看见真理就很难了。一个人越是在这样一个人吃人的丛林社会里混得好吃得开,甚至飞黄腾达,也就越失去了看见真理的能力,而且更可悲的是,也正因为他的这种所谓“人生成功”,反而认为自己拥有了远超过常人的人生智慧!人被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被社会关系捆绑的过程,从小到大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捆绑上容易,再想挣脱这些锁链可就难了。所以,正如唐僧师徒取经一样,经书的内容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跋山涉水、降妖除怪的取经过程。觉悟的内容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挣脱锁链、返璞归真的觉悟过程。
比如《水浒传》里,一个大字不认识,几乎没有被“社会化”(体制化)的李逵(也就是在那些成熟老练的“社会人”眼里嘴里所说的“不成人”、“长不大的孩子”),却比“自幼曾攻经史”的体制内公务员出身的宋江和体制内世袭贵族出身的柴进有觉悟-----宋江相信朝廷,痴迷诏安,李逵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当着宋江和众人的面,一脚就把桌子踢翻了;柴进相信法律,想用有皇帝盖章担保的丹书铁券和殷天锡打官司,李逵马上爆出全书的第一金句:“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法律,法律!这国家真有法律,社会早就和谐了)。
------孟 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