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送瓜换记忆(小小说)/宁雨
(2021-05-18 20:41:28)
标签:
转载 |
公爹的记性,是在八十岁那年塌方的。
正在吃饭,他忽然会想不起某熟人的丈夫的二姨家的三小子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有强迫感,饭也吃不下去。干脆放下饭碗给儿子、孙子打电话,动用子孙的记忆仓库。刚要午休,躺在炕上,记不起平日熟悉的某位书法家的名字,一个长途电话打来石家庄,寻求支援。公爹记不起来的问题,涉及面越来越广,由邻里、故人、远亲至演员、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眼看会扩大到史前人类或外星球。老年人沉不住气,一旦于记忆的某一节点出现障碍,马上坐卧不宁。我们家组成了由我侄子打前锋,我和我家先生做中锋、后卫,由网上“度娘”做守门员的强大团队,决心不让老人家的记性陨落在某个失球的黑洞里。
有次我正在往医院走,去看望一位骨伤的亲戚。公爹来电话,问那个曾在电视上讲“轮椅”走红的女人是谁?我搜肠刮肚,恨不能上穷碧落下黄泉,还是没想起哪位因轮椅走红。猛然间,来个脑筋急转弯,莫非老爹说的是《论语》!另一天,公爹电话找他儿子我先生求援,急切地说:“张学良有两位夫人,那第二个叫什么名字?快点想啊,不行就帮我网上搜去。”先生慢悠悠地回答:“不用上网我就知道,叫赵四。”“不对,我要的是大名。”“大名,哦,大名。你知道不?”先生短路了。“赵、赵,赵那什么……”我这臭记性,越是关键时候越出溜。先生只好承诺老爹,马上上网百度,两分钟之后回复。可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网络瘫痪了。
先生建议我把公爹来电求助的问题以及问答过程一板一眼地记录在案,我想,这真是个不错的建议。若把资料提供给心理医生,加上我的情况,是否可以做老年人和中年人记忆黑洞的比较研究?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