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南太平洋上的月光(散文)/姜华

(2021-03-05 14:49:00)
标签:

转载

转载

月亮,是我生命中的最爱,它是上天赐予人类精神的栖息地。我特别珍惜自己沐浴在月光之下的生命体验,因为,白日是喧嚣的,只有被月光浸染的月夜才是静谧、清澈透亮的,才能发现自己被庸常生活遮蔽的灵魂。田野里的月光,高山上的月光,江河上的月光,树林里的月光,城市上空的月光,我曾经无数次地感受过。

第一次看到南太平洋上的月亮,就把我震撼了,又大又圆的月亮,无遮无拦地悬在天上,在无垠的天海之间,泻下银色的光芒,把航行中白色邮轮的顶层照得如同白昼般雪亮。在月光下看海才发现,没有阳光照射的海水是漆黑的,月光是无法穿透海水的,只有阳光照射过的海水才会现出迷人的蔚蓝色。银色的月光没能把海水照亮,却给海面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膜,海面上无垠的光膜随着波浪的起伏,有了金属样的质感,让人感受到月光下大海别样的美丽。行至船尾,看到邮轮航行犁起的一大片白色浪花,在月光下竟像白色的玛瑙一样晶莹剔透、闪闪发光。

在近两个月的邮轮旅行中,观看夜晚的月亮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程。无论是晚上听完音乐会还是看完电影,我都要乘电梯,登上十层高的邮轮的顶层,完成和月亮的一日一约。也有傍晚落雨的时候,但到了夜晚,月亮从云缝里钻了出来,整个甲板上又洒满了月光。雨后赏月,别有一番滋味,月光显得更加透彻、清亮。

从眉样的新月,到月亮一天天丰满起来、变成又大又圆的月亮,再看着它一天天的消瘦下去,变成细细的月牙。上弦月、圆月、下弦月,周而复始,从月亮的开始成长,到月圆、到月亮逐渐凋零,我看完了它从弱小到全盛,再到衰落的全部过程。在邮轮上,观看月亮生命周期的全部过程,如同看到了整个人生,只不过是把几十年光阴的人生浓缩到了一个月。在这个特定的、完整的时间段里,回想人的生命的整个过程:新生的喜悦,最美时光的灿烂,逐渐凋零时的凄美,都在我眼前一一展现。生命节律的严酷,及对生命极为脆弱的感受在内心弥漫开来,深感万物生存的不易,只是人生更为残酷一些。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得经历多少次风霜的洗礼、得经历多少痛苦的磨难才能得以成长啊!人生,没有理想是可悲的,可是,有多大的理想,就得准备迎接人生多大的风雨,短短的人生几十年的时光,开悟得早了,有智慧的指引,能尽快地摆脱人生桎梏的束缚,活出一种洒脱来享受生命有限的几十年。若没有,人生只能是终生在苦海里扑腾。

比起又大又圆的月亮,我更喜欢下弦月,因为圆满的过程非常短暂,残缺才是月亮的常态。如同月亮一样,残缺也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在世,圆满也只是一瞬间。万事都不可求圆满,求了,就只能是痛、是苦,花半开、月半圆才是刚刚好。

    下弦月始于丰满的月亮,此时的月光依然迷人。我散步在空无一人的邮轮顶层的甲板上,只有月光在默默地陪着我,月光下,我一次次地在心里重播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一遍遍地重复听,感受着乐曲灵魂的律动,享受着月光在琴键中流淌的美妙。年轻时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青春的激昂和着命运的不佳、思考的苦痛,“此情无计,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万般求索,最后发现,只有音乐才是拯救我的灵丹妙药。在《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我释放着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在充满悖论的世界里如何安放自己?人生痛苦的折磨,在现世中找不到答案,只有在音乐中才能得到解脱。随着年岁渐长,我逐渐地摆脱了人生悖论的纠缠,走出了二律背反的无奈,挣脱了精神上的枷锁,坦然地接受着生命中的千回百转,起起伏伏。此时,我更喜欢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此曲是贝多芬得知自己的耳聋病无法医治、准备轻生之时,听到了邻家盲女对他发出的感叹:为了能够观看到月亮,我愿给予任何东西!贝多芬听了女孩的倾诉,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想自己毕竟能够看到月光,还能够创作音乐,于是,他把自己眼里的月光谱成了乐章。活下去的强烈愿望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重生的里程碑!重生之后,他创作出了彪炳千秋的《命运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当我在月光下一次次地从灵魂上和贝多芬的灵魂重逢的时候,乐曲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月下的美丽和浪漫,更是直面人生暮年的勇气和力量!生命的过程中,喜欢过很多音乐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最喜欢的还是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瓦格纳、马勒、肖斯塔科维奇……他们的音乐作品给了我生命的安慰和有品质的生活。……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12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