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俊评曾德强书法:《清水出芙蓉》
(2023-12-17 10:38:33)
标签:
书法评论 |
分类: 文学 |
清水出芙蓉
——曾德强书法作品赏评
杨文俊
秋雨缠绵,如乱象书坛,让人意冷心烦。我于书法困惑已久。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中国的民族符号、中国的第四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文化,艺术中的艺术,作为中国高贵精神追求之岛,它在当代中国的真实状态和前景,实在令我担忧。某些执牛耳或领衔舞的书法领袖与明星以及某些大大小小的书协主席们,很奇怪他们的笔底怎么会像被捣的蚁穴,爬出那么多早已被古人抛弃淘汰的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那么多千字一笔、千篇一篇,那么多争名夺利、腐败庸俗、铜臭沆瀣、瘴气鸟烟。此时,极其偶然得阅曾德强君薄薄一本《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曾德强书法作品集》,简洁的装帧、洁白的封面,打开,惊叹,眼睛一亮,心头一暖。久违啦!真正的书法!有希望了!冬天里的春天。
扑面而至的第一、二页3幅作品,天生丽质,过硬功底,不由得让人拍手叫好,佩服不已!小楷,仿佛得褚遂良真传;大楷,饱满雄强;草书,潇洒飞动。3幅皆已进入神境。再看后面更多作品,面貌多变,无一雷同。当然也有些未抵神境的早期作品。曾德强君诚实地展现了他的追求历程。书法鉴赏,无非“形”“神”二字,而书法之“形”又逃不过笔法、字法、章法之“三法”,“三法”俱佳,方可称好书法。曾德强书法作品,其笔法、字法、章法可谓珠联璧合,水乳交融,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让我们先用照妖镜、放大镜、显微镜,看看他几幅代表性作品,我的所言定然不虚。小楷《诫子书》、中楷《荀子劝学节选》字虽小,但每一点、每一横、每一竖、每一折、每一钩、每一提、每一撇、每一捺,都极为讲究,又轻松自如,粗细相宜,长短合度,敛放得当,疏密有致。观其字当屏息恭听,其细腻宁静,仿佛听得见羽毛落地、花朵绽开之声。再看大楷《上承古往联》“上承下启真书誉华夏;古往今来翰墨铭此碑”18个字,写得神威如关公,智慧如孔明。字字珠玑,笔笔超尘,既有远观的视觉冲击,又有耐读的功夫造诣,单看笔法,真的像东晋魏夫人《笔阵图》所说: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钩如劲弩筋节,提如足球飞起,撇如陆段犀角,捺如巨浪雷奔。题头落款灵动巧妙,与正文庄严磅礴形成强烈对比。再看他的行书《岂可但求联》、行书《红军亭楹联》,笔力内蕴,墨色丰满,恢弘大气,随心所欲。他的行书扇面《唐诗三首》、团扇草书《安康城南即景》、草书扇面《春日》,开始快走了,走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风度优雅,如有天助,精彩纷呈,几似古人真迹。更酷的是他的巅峰之作草书《采桑子.重阳》,也许是他到了那个最自由、最坦露、最个性、最宽广的世界,摆脱了人间一切羁绊,如天马行空,追风逐电,任情驰骋,淋漓酣畅。笔迹似断实连,钩环盘绕,字形参差横斜、奇险迭出,线条浪漫恣肆,神出鬼没,润燥相生。最痛快、最出彩的是他越写越得意,笔不由控,自然迸发的“飞白”。“易”字肩头圆转处,仿佛溪水从山涧喷涌而出翻过挡在前面的圆形巨石;“老”字手臂方折处,像是军演空翻的战斗机;“战”字戈划下行处,宛如快速叉鱼,水花溅起,跳起躲开的却是鹭鸶;“地”字右“也”,更像是从草丛中窜出、头扬很高的眼镜蛇;“度”字中间横画,如白昼天空划过的一道黑色彗星;而“香”子,又像是被香气熏得找不着北。“风”字从秋字飞流直下三千尺,又横折而下,拉宽成黄果树瀑布,瀑布中空,如西游记之水帘洞,空荡左下角三点,又如石猴孙悟空。“劲”字“力”旁,如天地间画一个大圆,大圆横扫千军如卷席,所向披靡,纷纷倒地,想要阻挡时代潮流的如利刃之一“撇”,瞬间风化残缺为文物。“光”字之一撇一弯钩,仿佛被高楼地光照得睁不开眼。“廓”字如一只拖着长长凤尾腾空而起的巨型风筝,风筝断线,幻化为天堂。而创造奇迹、收获满满的“江”字,如熊猫欢天喜地。曾德强草书飞白,在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孙过庭、黄庭坚、毛泽东、于右任、王铎、林散之等巨人如林的草书王国里,突破性地增加了一点新的东西,而这种增加又是在王羲之的书法命脉基础之上。
以上我赏评的都是曾德强的书法之“形”,比较具体而琐碎。曾德强书法之“神”,就可以概而言之了。概而言之,可能不准不到位,但是更要害。南北朝时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我只谈我的判断与感觉。曾德强书法,优雅中和,自然流畅,淡里藏浓,柔中有刚,执着求真求善求美,充满清气、灵气、正气,宛如清澈的池塘里一朵昂然而立的白荷。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古来书坛圣手、道德文章皆居一流的王羲之、颜真卿,不仅书法技艺精湛,做人做文都至情至性,千古不朽。
曾德强的书法,其实非他主业,他首先享誉文坛与社会的,是他忧国忧民、不断产生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及大大小小直面现实、奉献人民的各种活动。高原铺境,低调做人,德艺双馨,务实勤奋。勤奋加上他的天分(他在上中学时就已能为当地老百姓书写漂亮春联,早获盛名)。功夫不负有心人。
雨洗碧天,秋色更酣,没想到与曾德强作品一个擦肩、一睹芳颜,就把我对书坛的一孔之见完全改变,甚至我一直看不惯的书法乱象也有他们的闪光点。从书法出发,说不准会创造出另一种现代艺术震撼。何况有五千年历史、14亿人口的伟大祖国,像曾德强这样既具天分,再加勤奋、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的书法人,在中国何止千千万万,有他们传承王羲之精神,构建中国书法美丽春天只会更加璀璨。我对曾德强君,对中国书法复兴,信心满满!
2023年10月31日
(作者系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