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思辨最重要的目的并非战胜别人,而是走向宽容。
——冯军鹤
这句题记正是《根本就不脏嘛》这本绘本读书会开展的核心。3月12日这天的最后一场读书会按预定是给大孩子举办的,因此也以批判性阅读方式整体推进的。
这本书的名字叫“根本就不脏嘛”,亲爱的孩子们,注意哦,这里用的是“嘛”而不是“吗”。所以,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陈述句,是用撒娇的语气说出来的自己认为的事实:你看,你看,根本就不脏嘛。
小姑娘和谁撒娇呢?为什么要陈述这个观点呢?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中找到答案:
听着小姑娘的每一个辩解,读者都会哑然失笑。你听:
——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
——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
——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别说,她讲得是不是听上去还有那么些道理呢?在读书会现场,立场不那么坚定的孩子就这样被绕进去了:是的呢,根本就不脏嘛!
那么,这本书的作者是关心脏不脏、洗不洗手这个话题吗?
请记住那个“嘛”字哦,请记住这个封底的介绍哦:
原来,关于“情绪释放”,这才是作者的出发点,引导我们去真正理解孩子,而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讲卫生、勤洗手。
这样阅读,就是批判性阅读的体现:“具有批判性阅读能力的人则意识到,阅读就其本质而言是去理解一种与自己不同的立场即作者的立场。”
如何来理解这种作者的立场呢?全盘接受吗?不,批判性阅读要求一名读者“不仅需要理解你所读的内容,而且还要根据现有的论证来思考自己对文章论证的态度,即肯定、否定还是中立”。
为此,我们接下来进行了系列讨论:
在整个读书会进行到这里时,孩子们已经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手到底脏不脏,到底要不要洗手呢?

亲爱的孩子们,恭喜你拥有了批判性思维:
通过质疑来认识人和事物,通过分析判断来检查自己和他人的思维,不是被动地等待,或被动地听候指示,或人云亦云,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通过思考后做出自己的判别。
人生路漫漫,我们总会面对很多情境很多事件很多选择,去思考吧,再去选择,再去行动。行动没有对错,但请尽力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