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面书墙下,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已经度过了六年半的时光了。最早参加读书会的那一批孩子中最大的都快高考了。而这一天,2023年3月19日,我们迎来了最小的宝贝,一个还在吃奶的一岁的娃。
这个娃是我当年带的学生的孩子。2003年,我来到芜湖教书,带班主任。陪着这班92年前后出生的学生走过了三年。我一直还觉得他们不大,没想到,屈指一算,竟也都过了而立之年,当爹当妈是在正常不过了。
其中一个学生如今在他国生活,这次回来探亲,特意提前和我打招呼:周老师,我家2岁的娃能听到你的读书会吗?我说:必须能啊。
来到现场的,还有一个学生带着娃。那个男生如今在南京工作,娃在芜湖上学,已经五岁了。自这个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十八年里我们再没见过面,没想到前些日子在书店相遇。他说:我一开始没注意,但一听到你声音觉得耳熟,一看是您。那一次,他的孩子就在听我讲书。
从初识到如今20年了。这一天的这场读书会因而于我有了非常特别的意义。既有“吾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感慨,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欣慰,更有“事业有传承”的自豪。
情绪很多样,活动不好做。原因无他,只因娃太小了。所以,最终选择了游戏类绘本《玩报纸》,咱们就是玩。

带了一摞报纸过去,咱们跟着书中的情节玩起来:
揉一揉,拍一拍,听听报纸的声音;
撕一撕,穿一穿,报纸背心很特别;
再撕,再扔,我们来下报纸雪;
别担心,我们有办法来打扫——做个报纸球,绕上双面胶,撕下不粘面,开始滚雪球啦。看,刚才的碎屑被粘上了好多;
大雪球,小雪球,堆起来,做雪人;
报纸隧道做好了,快快钻起来……
就这样,你看啊,孩子们都各得其乐。那个1岁的娃,一边留着口水一边看热闹,也不哭也不闹,也乐呵;那个2岁的娃,忙着捡垃圾,搞卫生,钻起隧道来最麻溜;那个5岁的孩,帮我分报纸,自己叠飞机,也很享受……



整场活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大孩子,小宝宝,大人,都一起在打扫现场。“我们来过,要像我们没来过一样。”微芒的这个原则一向被读者们贯彻的很好。阅读不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为更有素养的人吗?
打扫报纸垃圾,这也是最美好的一种玩法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