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绘玩:静享《雨河》境听雨(雨水)
标签:
绘本节气 |
分类: 绘节气 |
这个故事,从一扇窗开始,从雨在窗玻璃上演奏、画画开始,窗外是在雨中奔跑的路人,窗内是小女孩和她的猫在窗前凝视。一猫一人安静地看着雨,那时他们是什么感受呢?我想大概是同余秋雨在《雨中诗意》中描述的那样吧:
“光听着窗外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孩子也许没有办法清晰的去说出这样的感受,但这样的诗意一定同样贮满了那孩童的心田,她的想象一定也很丰富,她也一样看得很远。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一本书呢?
“下雨了!嘘——你听到了吗?”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的提醒,你一定要珍惜的来自孩子的提醒。因为他们从来不止是孩子。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写道:“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对于成人而言,安静很难。但孩子的心从来都是大道。她将去往千山万水。我们将有幸跟着她去往千山万水。
现在,我们在她的想象中看到了一个孩子对最熟悉的场景的联想。谁不曾听过雨打屋顶?谁不曾在雨中奔跑?谁不曾撑一把伞疾走?谁不曾在水洼里放纸船?这些场景也那么容易引起此刻读书人的共鸣啊。
也许,读到此刻,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叠一艘纸船了。没关系,那就暂停一下吧,我们一起去叠一个纸船,再把纸船放在洗脸池中、洗澡盆里,想象那是大江大河那是千山万水那是乘风破浪。
如果玩好了,就继续读书啦,继续在小姑娘想象的世界中遨游。从最熟悉的小镇出发,思绪长着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于是,我们一起看到一滴小雨珠的旅程,看到了一条小水流的成长。雨,从小雨变成大雨。水流,从雨河变成大海。从小我到天地,这种阔大的表述一下子打开了孩子的生命格局。
但,温暖生命的落脚点总是在那个小小的世界呢。所以,就像放飞的风筝总要收回到手中,这关于雨的想象和关照最终也回到了小镇,回到了窗台。在那里,小鸟清洗了羽毛准备明天清爽起飞,树干吸饱了甘露酝酿着新芽,小女孩窗台上的花草也在悄悄生长。在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快乐……
书翻到了最后一页,你的目光也许会从书本上抬起,转向了窗台,看见了窗外的雨。你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充满了诗意,却一时不知该怎么表达。那就再读一遍这本书吧,哪怕只是简单地把那些文字读出来:
嘘——你听到了吗?
雨滴滴答答敲打着窗户。
雨哗啦哗啦冲刷着屋顶。
整个小镇都在下雨。
雨水顺着屋顶滚落下来,冲下屋檐,冲出排水管,
欢快地在水沟里流淌。
明天我可以去玩小纸船啦。
下雨了!整个旷野都在下雨。
雨下在山丘上,
雨下在草地上,
雨下在池塘里,
小青蛙,别再唱歌了!
快躲进水里吧,去听雨的歌声。
雨倾泻下来,
汇成了溪流。
雨水顺着山坡,流入小溪,
冲进河流,奔向大海。
汹涌的波涛,
翻滚着,咆哮着,
一浪高过一浪。
海浪越涨越高,
大海和天空融为一体。
下雨了。
明天,新的植物快生长出来吧。
小鸟在路边洗澡。
我们要光着脚,在暖暖的泥土上跳舞。
水洼是天空的倒影,我们一起跳过去吧!
整个小镇都在下雨。
在我家的窗台上,
花花草草正悄悄地生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