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绘本究竟想把什么传递给孩子们呢?
回答出这个问题是做每一场读书会的前提,而不同的答案也将引导着读书会呈现不同的面貌。2022年3月13日,带着《顽皮公主不出嫁》,孩子们和我开启了一趟不一样的阅读之旅。
以前我们都是像在课堂里一样,我站着讲,孩子们坐着听;我在前面讲,孩子们看着我听。这次我们换个形式,变成圆桌派,有点围炉夜话的意思。几张长长短短的桌子拼在一起,我们围坐在一起,聊天。
聊什么呢?
先聊公主。

抛出的这个问题,孩子们也接得很快:白雪公主、人鱼公主、豌豆公主、《冰雪奇缘》里的艾莎公主和安娜公主、《阿拉丁》里的茉莉公主……公主的特点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肤白、貌美、大长腿、长头发、单纯、善良、勇敢、都嫁给了王子……
哈哈,听到这最后一个答案时,我知道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了: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阅读了绘本。
绘本内容很简单,讲的是——
一个喜欢动物的公主,美丽又有钱,所有的王子都想娶她做太太,她的女王老妈要她好好打扮,准备选婿。公主想反抗但终究斗不过妈妈,于是决定比武招亲,谁能通过考验,就嫁给谁。
一连串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考验,一个接一个王子淘汰出局。没想到,来了一个帅王子。这个王子可厉害,智勇双全,每一关考验都难不倒他。当他全部过关后,公主大方地献上“神奇的一吻”,结果王子变成癞蛤蟆!
帅王子气急败坏地离开,其他王子也害怕极了,从此公主不必嫁给任何男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肯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对这些大孩子而言,只需稍稍放慢一些节奏,他们便一目了然地看懂图文结合的妙处,尤其是当听到一吻变作癞蛤蟆时,哄堂大笑。
隐藏在趣味后的意味呢,我们一起慢慢挖掘。我们先一起来用“故事山”梳理情节,画一幅思维导图——

然后就能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

复述和概括,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很容易,而我真正希望他们去思考的是这个问题:
孩子们很聪明,他们说:
遇到麻烦不要怕,总会有办法解决;
每个人都有弱点,解决麻烦要善于找准弱点下手;
不要和权威对着干;
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放弃;
……
当听到这些答案时,我已经觉得这本书读的很值了。但还不够,远远不够。这本书想告诉孩子们的还有更多。他们还能够进一步思考——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甚至一个男孩子也说:我长大了不要结婚,结婚了要生孩子,养孩子太麻烦。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当一个孩子认为养孩子太麻烦时,大概率是做家长的传递了这个态度,而那个被认为是麻烦的就是这个孩子。我立刻告诉孩子:养孩子不是麻烦,父母说的麻烦不是真的麻烦,幸福也常常和麻烦在一起。
然后,我们继续回到话题:在婚姻问题上,女性有选择权。怎么来支撑这个观点呢?我选择了几部作品,包括电影《花木兰》、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传记绘本《特蕾莎修女》和绘本《花婆婆》。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也不是不婚论者,讨论这个问题依然是在铺垫。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从这里开始,我们讨论了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性别的性格特征、外貌、行为、角色的普遍看法或成见
,既能够方便人们判断、预测与对方相关的事情
,也可能限制了不同性别人士的发展、职业生涯追求和对生活做出选择的能力,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穿着、外貌与行为、性格、家庭和职业选择、自我评价上,造成的影响贯穿人生各阶段。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关于刻板印象的现象:
我喜欢看动画片《小马宝莉》,可是他们说男孩子怎么能看这种动画片;
我很好动,可是大人总是说女孩子就要文文静静的;
老人就会很慈祥,可是,有的老人很凶很凶;
我喜欢粉色,可是大人说男孩子不能穿粉色;
……
打破刻板印象,很多故事都在努力:




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是幸福?我想这才是《顽皮公主不出嫁》这本书和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我把下面的内容慢慢读给孩子们听:


然后,我问孩子们:站在这五个角度,你觉得自己拥有了哪几个幸福要素?孩子们说:
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画画;
我能感受到很多美;
我有好朋友;
我想当医生,救死扶伤;
我的学习成绩很好;
……
听着他们叽叽喳喳,我的心里充满感动:真好,孩子们,幸福就这么简单,愿你们永远拥有幸福的能力!
因为时间关系,很遗憾没有一起读下面这本书,这本关于一个幸福的人的故事。不过,我曾经写过这本书的解读,不妨放在这里,请您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