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得间隔年

(2022-04-04 21:04:11)
标签:

杂谈

分类: 远行记
偶得间隔年

       2022年的春天对我家的小青年来讲不容易。开学伊始,老师就在班级群里挂出了醒目的数字:离中考还有109天。数字比战鼓还让人紧张,也如战鼓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老师家长包括孩子自己每天都用数字提醒着,当每天都是早六点半起晚上十一点睡,当成绩依然坚挺的呆在末游,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之下,思远的旧疾复发。
   2月27日是个星期日,早上我们娘俩还在公园跳绳,为中考冲刺,到了半晌午思远突然跟我说:妈,我的胳膊又没有力气了,举不起来了。他感觉非常疲劳,就去睡觉,一直酣睡到天黑。醒来,我问他胳膊怎样,他说能抬一些了,但是转不灵活,咔哒咔哒的。我知道,这两年来自欺欺人的日子结束了。
 2019年岁末他突发重症,莫名其妙的发病和诊断过程之前记录在另一篇文章里了,最终是靠了中医治好的。这两年来,他能吃能睡,爱笑爱闹,骑车打球跑步跳绳,和一般孩子无异。我因而常想:医生那些话都是吓唬我的吧,什么他的肌电图有异常,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什么他的先天体质太差,一旦过度劳累就可能复发;他好得很啊。于是,医嘱虽然记着,但根本做不到。站桩对于一个好动的青春期男孩而言太难了,一旦操作又引起很多摩擦,不搞也罢。
  终究是我太想当然了。此番发病,我们先去看了治好他的中医,医生说“休学,调养好了身体再干”;又去医院看了医生,看完肌电图,医生说“去上海华山医院看看吧”。就这样,我之前反复纠结的学业的问题被意外解决了:休学。
   如今,这个小青年在家呆了一个月了。他怎么度过这一个月的呢?
   每天早上七点多点起床,洗漱完毕,喝水吃药,然后开始站桩。这是早上第一桩。先做胳膊的动功,再站静态的无极桩。十五分钟后歇一会吃饭。接着就按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学习内容。然后和爸爸学做饭,饭后洗碗,午休。下午还有既定内容完成。挨傍晚跳绳、打板羽。晚饭后我陪他做一些听写,他上一小时课。最后泡脚、站桩,晚安。周末和假期就很轻松,吃喝玩乐。
  他说:妈,我这是休学吗,都没有放纵过。我说怎样叫放纵,他答就是啥正事不干。哦,我说,那是没有,哈哈。平日里练字、抄古诗词、读英语、背单词、读课文、写作文、做历史思维导图、做数学题、上物理课,周末假期里也要完成读写。
  他说:妈,我感觉很充实,幸福感到八成了。他自己安排好计划,和爸爸商量好具体事务,每天不用催自己按照节奏完成事情,几个本子记录着前行。画画,打鼓,涂模型,打游戏,游玩,越努力越得到的体会越来越清晰。哦,为啥没有十成幸福?因为早上没有睡到自然醒,七点起太早了。哈哈,那就遗憾着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你已经睡得很饱了。
   有一天,我问他感受,他说: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感觉自己变帅了。我说:不是错觉,计划让你充实,站桩让你健康,身心不飘不乱的人自然就会好看。每天晚上,他催着我赶快上床:你不要累,我会完成好一切的。我哪里能睡着呢?他的动静我其实都知道:洗漱完毕,调好闹钟,关掉灯光,滴滴滴时间到,走入房间,关门睡觉。直到此时,我才也会安心睡着。
   他也睡得很安心。每天上课后,他就把笔记本送到爸爸房间。小手机是老式的,充了花费够他和好朋友聊几句短信。书白天有时间看,不需要点灯熬油。床是他喜欢的极矮的地铺,被子也轻暖。屋外是他的安静的小狗,他们一起睡着了。
   我知道,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他睡得都很不好。哪有不想好的孩子呢?哪有不要面子的学生呢?他在努力,但又觉得来不及做不到了。那些无法去宣泄的恐慌都变成了辗转反侧,入睡慢,睡梦多,质量差。那时我就做好了打算:可以复读一年的,停顿一下,很好。
   我自己的成长就是这样的节奏。小学三年级休学,初三休学,高三复读。每一次停顿后再出发,我都成了更好的自己。我后来时常想:如果不是有那么几次停顿,我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所以,看着艰难成长的他,我也总希望能给他停顿的机会。
   他幼儿园毕业时,我就在琢磨这个机会,男孩,年月小,是应该多读一年大班的。可惜最终没有实现。而那些这样做的几个孩子,后续发展明显要好很多。小学四五年级,他连着做了三次大手术,每次顶着巨大的耳罩去上学,他的心理承担了很多压力,那时应该办休学的。但是孩子自己没觉得到那个受不了的程度,就继续跟着拖下去了。初一发病治疗很费时费神,每周两次去外地针灸,但那时正好是网课时期,他又特别喜欢班主任唐老师,不愿意休学。直到此次。
   “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们多幸运,能够有一年相对闲适的时间。我喜欢把它称为“间隔年”。这不是常态里的间隔年,不是指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停顿下来所做的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但是它们有相同的长度——一年,有相同的目的——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了解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借用了这个说法。
   偶得间隔年,这是老天爷的安排。所以,有朋友觉得我们很冒失,也有朋友暗自揣测背后的原因,其实都不用多想。就像我和孩爸说的那样:这一年是命运的馈赠,是调理养护身体的过程,是完善亲子关系的时机,是丰盈内在幸福的契机。这一年是最好的安排之一。
  在这之前我们遇到过很多最好的安排。很多人说思远太难了,耳朵畸形、右耳失聪、断肋塑形、胳膊异常,一次次手术,一回回住院,身心负累。但如果谁有机会去和思远聊起这些事,你会发现他的理解和大家不同。他觉得,耳朵畸形从未妨碍过交友,如果一个人因为外貌而不接受他,那也不是真的缘分,亲情友情爱情皆如此。他觉得,一个耳朵听不到不好看,和救火受伤的消防战士比起来已经足够幸运。他觉得,每次做手术住医院都像度假,他甚至期待下一次住院。他觉得,胳膊异常让他遇到一个好医生,也让他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年轻时站桩一辈子得福,挺好。思远知道,所有的苦难都是好安排。
    所以,他开开心心地迎接着属于自己的间隔年,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年此刻他会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他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岁月知道。那就且待岁月给出的答案吧。
   喜乐安好。我想答案会是这四个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