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一能直达天廷的文学品种

(2023-12-17 18:22:34)
标签:

文化

喜剧

杂谈

分类: 王三怪客堂

【读好书·高峰】扎谈<07>

 

唯一能直达天廷的文学品种

袈裟南台

 

提要|黑格尔说“成熟喜剧”是“美学的终点”。只开花不叫成熟,结果才是成熟;只发现疾病不叫成熟,能治好疾病才是成熟;只有“不应如此”的文学不叫成熟,还有“应该如何”“两如具足”的作品才是成熟。依此标准衡量,喜剧三王子中“戏赞性喜剧”是唯一成熟的品种;是唯一能直达文学天廷抵达“美学终点”的品种。

关键词|成熟喜剧;文学天廷;美学终点

 唯一能直达天廷的文学品种


上文《文学艺术的王中王》,是从喜剧三分支的“三种、三性、三色、三温”来作技术分析的,此文看看是否能和理论家高屋建瓴的理论相契合。

然而,不知是否因我的视野不够宽,除了发现中国有专业的“喜剧美学研究会”外,别的国家似乎都没听说有专门研究“喜剧美学”的团体。但黑格尔《美学》里有句话说很相关:“到了喜剧发展的成熟阶段,也就到达了美学这门科学研究的终点。”这是关于喜剧的,而且是喜剧美学的。可惜只有这么笼统的一句,没有具体说怎样的喜剧才算“成熟喜剧”,好在他说出了“成熟喜剧”是文学艺术“美之终点”,这等于间接说了“喜剧是文学艺术美之王”,“成熟喜剧是唯一能直达文学天廷的品种”,这与“王中王”是异曲同工。

那什么样的喜剧才算成熟?按常理,植物开花不算成熟,结果才是成熟;仅提出问题不算成熟,还能解答问题才是成熟;医生刺破脓疮不算成熟,还能缝合伤口治好疾病才算成熟;一个建工队只会拆除危房不算成熟,还能建起新楼才是成熟;一个社会只能破除旧体制不算成熟,还能建起给人民幸福的新制度才是成熟;一句话,“成熟”是有花有果,不只是花;是美丽又真实,不只是美丽;是有拆有建,不只是拆毁;是有破有立,不只是破;总之是圆满,不是半截子工程。正如《七步一笑》对成熟喜剧的定义:“横向看须文化之根文学之花文明之果‘三文’齐备,纵向看须有破有立不应如此和应该如何‘两如’具足。”

对应喜剧小说的三分支,“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戏赞喜剧”哪个最成熟?这先得弄清文学的“圆满”是什么?

“文以载道”,文学的真正圆满,应该是“文至美,道至尊”,二者缺一不可;文是椟,道是椟中珠,重点是“道至尊”。但因此文讨论的是文学形态,不是全面的论证文学,所以“道”的问题容后再说。然而再转折一下,说“文”没法儿离开“道”,比如“秋实”就是圆满,可“秋实”里包含两项内容,时间上是“秋”,果位上是“实”,“秋”是时间,本无所谓成熟与否,它是因为果位的成熟才有了时间上的成熟味。果是花成熟的唯一也是最有力的证据。等换到文学的“文”与“道”,就是“文”的成熟是以“道”的圆满为标准确立的。

这就好说了,喜剧形态也得是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才算圆满,才算成熟;那就是说不仅要有“不应如此”,还要有“应该如何”,“两如”要具足。喜剧三分支中,“讽刺喜剧”是否定性的,只有“不应如此”,没有“应该如何”,“两如”不具足;“幽默喜剧”是非否定非肯定性的,也没有“应该如何”,“两如”不具足;“戏赞性喜剧”是肯定性的,“应该如何”肯定是有的,有没有“不应如此”?

这得弄清楚。“戏赞性喜剧”虽然是肯定性的,但它是有“不应如此”的,为什么?这是“戏赞”二字决定的。正剧英雄只须用“赞”,喜剧英雄却要用“戏赞”,这个“戏”有大戏,它是“戏赞性喜剧”的独门技法——黑笔画白。喜剧的表现手法就是“讽刺”和“幽默”,讽刺的否定性的是支黑笔,幽默是非否定非肯定性的是支灰笔,而“戏赞性喜剧”是肯定性的,要塑造白人。白笔画白人是正剧没有“戏”,要有“戏”就只能用“黑笔画白”。实际就是“反讽”。讽刺是搬起石头砸对方的脚,是直达式,有去无反;反讽是搬起石头砸对方的脚,却被弹回来反砸了自己的脚,是折返式,有去也有反;是“唾天污己面”“打鹰反被鹰啄眼”。所以,“戏赞喜剧”的主要技法就是“讽刺”与“反讽刺”的对战;讽刺里有“不应如此”,再一反,负负得正,“应该如何”也有了。所以“戏赞性喜剧”的“戏赞”是“否定之否定”,是“两如”具足的。

这也就是说,喜剧的三分支中,只有“戏赞性喜剧”是“成熟”的,只有“戏赞性喜剧”才抵达了“美学的终点”。这与理论家的说法一致,比如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H·R·耀斯说:“小说作为一种样式,其最高成就都是反讽性作品。”黑格尔的理论也间接说出了“戏赞性喜剧”是“王中王”,是喜剧三分支中唯一能直达天廷抵美学终点的“成熟喜剧”。我们的技术分析与理论家的理论殊途同归,“戏赞性喜剧”就是“王中王”,就是喜剧三分支中唯一的“成熟喜剧”,也是所有文学艺术形态中唯一能直达文学天廷抵“美学终点”的形态。

可这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戏赞性喜剧小说”是“王中王”,所有文学艺术形态中唯一能直达文学天廷抵“美学终点”的形态,世界文坛上有名而几乎唯一的“戏赞性喜剧小说”是《好兵帅克》,为什么挪威诺贝尔学院搞的“世界文学千年百强榜”上,“王小说”《堂吉诃德》是第一名,“王中王”的《好兵帅克》反而榜上无名?!难道真是喜剧小说太稀有,以致连全世界都有名的作家学者也不具备喜剧小说的专业知识,不认识“王中王”,因而造成遗珠之憾?这不能肯定,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认识喜剧的“王”性是有难度的。中国喜剧学会副会长王云缦先生说:“喜剧在西方是大师的艺术。”别林斯基则说“我们一般地还不会笑,更不懂得‘喜剧性’是什么”,因为“理解喜剧性,这是美学教养的最高峰。”鲁迅先生也曾喟叹“《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伟大也要有人懂”,多么沉痛的喟叹啊!

山峰越高,登上去的人越少。认识喜剧的“王”性已经这么难了,要认识更高贵更专业的“王中王”岂不更难。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美学概论》差不多是美学权威论著,可对喜剧的定义也与鲁迅先生一样,只适用“否定性喜剧”,直到1988开启喜剧美学研究的专门家陈孝英先生提醒,才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见1988年以前就没有肯定性“戏赞喜剧”入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没有“戏赞性喜剧小说”的原因,也可见认识“王中王”抵达“美学的终点”的难度

要知道珠峰顶上有多冷,除了登上过珠峰者的描绘,山下的人是很难猜得准确的。世界著名的作家学者如果不是喜剧美学研究专家,不认识“终点文学”是完全可能的,没有什么奇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