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谈24:超越莎托巴塞哈鲁才是真顶峰

标签:
文化喜剧小说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攀高峰】扎谈<24>
超越莎托巴塞哈鲁才是真顶峰
核心提要:超越莎托巴塞哈鲁谈何容易,听起来仿佛狂徒疯话,但拿出“人类终极三问”来,大家的头脑就会冷静。只有勘透宇宙最深奥秘才能回答的“三问”,是“世界最先进文化”的试金石,大学生能回答,中学生回答不了,这是硬杠杠,谁也否定不了。《七步一笑》就是凭这个超越莎托巴塞哈鲁的。
前文《超越世界文坛霸主才可称顶峰》,讲《七步一笑》公开挑战世界文坛霸主《堂吉诃德》,只用了两项创新便将老霸主打成了“生瓜、瘪瓜”,站上了世界文学顶峰。
打败老霸主便是新王爷,理上是讲得通的,但人心未必服。世界文坛不是塞万提斯一人的天下,世人的心目中,莎托巴塞哈鲁等文学泰斗可都是永远不倒的铁帽子王爷,世界文坛之神,超越了他们,你才在精神上征服了世人,才是人们心服的真正的顶峰。
《七步一笑》有这个实力吗?这也得从“文学、文化、文明”三个方面来谈。
“文学”不用说,2002年的“文学世奥”榜已有定论,《堂吉诃德》第一名,便说明超越了所有大师泰斗,《七步一笑》又超越了《堂吉诃德》,当然也就超越了“莎托巴塞哈鲁”。
“文化”呢?文化比的是先进性。不参与生活的文学是路边草,不照亮生活的文学是暗夜花。要参与人类生活,就要弄清人类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看看现在的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奔忙,都在搏命,或为自己或为儿女,累得没有一点喘息时间。这似乎合情合理,却使人想起了《槐安国》的故事。一书生醉卧槐树下,梦入槐安国,苦读书,考功名,中状元,娶公主,出任南柯太守,荣贵无比,梦醒后才知只是南柯一梦。
许多人只把它看成荒诞故事,不往心里去,却不想想与自己的处境有多少相似?人类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哲学上有个难题叫“人类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科学、哲学都回答不了,莎托巴塞哈鲁大约也回答不了,人类中的精英都回答不了,说明什么?说明人类中的大部分还在梦中,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搞清!
这是不是人类的首要问题?你急忙忙读书,急忙忙工作,就算你中状元娶公主,甚至成宰相当总统,如果只是梦中事,有意义嘛!
看看现在的家长为孩子成才的那个拼吧,真让人无语。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吗?去自然界看看,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为何有大树小树花草之分?杏桃结子蒙谁教育;杨柳不结果是因无钱上学?好教育家能把羊马教育成硕博?一切都是“种性”中带来的,不是教育的功劳,教育只起辅助作用。
宇宙基本法则是“因、缘、果、报”,“因”是指事物的内在品质,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比如植物的种子,是长成大树还是小草,是种子决定的,那叫“内因”。“缘”是次要的辅助的因素,比如土壤、阳光、雨露,那叫“外缘”,也叫“外因”。“果”是“内因”决定的,不论有没有土壤、阳光、雨露这些外缘,大树种子就是大树的种子,不可能变成小草;小草的种子,你无论怎么加水加肥加阳光,也不可能长成大树。教育只是“外因”,只起辅助作用,同样的土壤、阳光、雨露,大树的种子就有能力多吸收;小草的种子,只能吸收它所能接受的那么多,你给一粒草籽泡太多的水,可能把它泡死,不会让它长成大树。老师都是集体上课,像阳光雨露一样,是普照普施,并没对谁开小灶,结果却是有的上大学,有的难毕业,这就是“报”,“报”是“因”和“缘”也即“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内因”,你在“外缘”上用力作用太有限了。
家长们用不着那么焦虑,用不着那么苦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长做好自己,有德性的父母,子女必定争气,许多农村的孩子上北大清华,不是他们的家长会教育;让世界上最好的园艺师管理,也不可能让杨柳结出果子。孩子有老师在课堂上给的那些阳光雨露就够他发芽成长了,他吸收的少是因为自身是小草,只能吸收那么多,并不是阳光雨露不足,没有必要额外增加光和水,太多的课外补习,只是对孩子的摧残,并不能让他长成大树。
人为什么被称为“万物之灵”?要弄清这句话里的宇宙真理。弄不清“我是谁”的人永远在梦中,搞不明白宇宙法则的人,一生都在白忙活!忙要忙在点子上,累要累在关键处,弄清宇宙真相、宇宙规律,是大人孩子共同的课题,应该放在一切工作首位。这项工作完成了,一切难题你都会自己解决,而且是轻松解决,完全用不着求任何人。现在的亲子教育就仿佛带盲人爬山,要一步步地引导,让他们睁开眼,清楚宇宙法则,不就会自己走了!告诉他们宇宙人生真实之理、宇宙规律,不就是开眼嘛!
这就是《七步一笑》要唤醒全人类的。
现在的俄乌战争,牵动着全世界,各路政治家纷纷出动,办法五花八门,能解决问题吗?不可能,因为相关人员不懂宇宙奥秘,弄不清宇宙规律,不知道问题的根子在哪里。源头上掉进了一只死狗,污染了河水,你将死狗捞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不捞死狗,在下游撒消毒剂,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七步一笑》开篇第一个段子就是“只有宇宙真理能救世界”的原因。
这就是文化,莎托巴塞哈鲁的作品中能找到“人类终极三问”的答案吗?不能。说明他们在文化上是落后于《七步一笑》的。
再看“文明”。不参与人类文明建设的文学是天外风。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负有宣示和提升人类文明高度的责任,好的文学作品应该给人光明,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信心,这是《七步一笑》立志要成为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文学月亮”的原因。
莎托巴塞哈鲁们的作品中有什么?《哈姆雷特》的道义迷宫,《安娜卡列尼娜》的无解陷阱,《高老头》的道德迷失,《堂吉诃德》的嘲笑智障人,《阿Q正传》的无路泥潭,虽然都可看作险路前的警示,毕竟只是“半医文学”,提出了问题却没有解决办法,没有照亮全世界、利益全人类的光芒,虽可供雅人们把玩,但与用宇宙真实之理唤醒大众的《七步一笑》比起来,亮度和广度的差距何止天地。
莎托巴塞哈鲁无疑都是文学上的大师,但文化上却是回答不了“人类终极三问”的中学生,《七步一笑》的超越即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