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谈<15>:真正的好作品什么样

标签:
文化喜剧小说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读好书·攀高峰】扎谈<15>
上文《世界文学泰斗们的境界》,是讲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应该给人“营养”,但世界文坛上最顶尖的一些文学大师们的名著却只是些外观非常美丽的“龙形萝卜”和“凤尾白菜”,算不得好书。
那么,真正的好作品什么样?
“好作品”不是由人嘴里乱说的,应该有标准,有大家公认的尺度,用尺度去衡量,才能找到真正的好作品。没有大家公认的尺度,哪个卖瓜的会说自己的瓜苦。
尺度,中国宋代大儒张载先生讲过一个,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先生是儒家,“四句”也是依儒家的标准讲的,缺少普遍性,但只要把内容变为世界公认,比如依“世界最先进文化”和“人类最高贵文明”为标准,借其基本框架用来当好作品的尺度,起码一个“好”字是当得起的。
现在我们就用“四句”做尺度,标准化一部好作品来。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天心”在“覆护”、“赐予”,而且是“普覆”、“普赐”。世间万物哪一样不在天的覆护之下?统统都在;天心亦在赐予,比如阳光、雨露;不论覆护还是赐予,完全是平等施于一切众生的,一个都不歧视,一个都不拉下,阳光绝不会照这一部分人不照另一部分人,雨露也不会只给大树不给小草。
“地心”在“接纳”、“承载”,而且是“普纳”、“普载”。世间一切有形有相之万物,大地无不承载,无不接纳,不论圣贤、强盗,还是新苗、腐肉,大地从不拒绝任何一个。
所以,天地之心是“慈悲心”(利人之心),是“智慧心”(利人之能),是“公正心”(利人之德),是“宽容心”(容人之量)。
为天地立心就立这种心。这是给人光明,给人温暖。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文学不是官府,没有权力让“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地,士者有其门,商贸有其市”,但文学可以传播真理,揭示宇宙真相、宇宙规律,让众生明白“命自我立”的道理,知道做自己命运的上帝,是宇宙法则赋予每个人的权力,任何人无法剥夺,让大家明明白白生活,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有最理想的命运。也就是既要让大家明白“人生的意义”,也要让大家明白“人生的终极意义”,不能辜负可贵的人生。
“为生民立命”就立这个命。这是给人希望,给人信心。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张载先生的原意是把中断了的孔孟之学拣起来,但儒学无法让世界公认,能让世界公认的只有科学、哲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绝对真理”,是“绝待之学”,不是比较产生的对待之学,不是“圣”与“非圣”,而是“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的绝待之学,是“遍法界尽虚空,唯此一心”之学;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学,是“不二”之学;是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的“世界最先进文化”,是“依宇宙法则行事”的“人类最高贵文明”,那才是真正的“圣”,不是孔子、孟子的治国理政之道,也不是西方的“贵族文化”或“民主自由”的制度文明,这些学说制度只能使社会安定,不能使社会进步,做为辅助之学有其积极意义,但从根本上说价值有限。
“为往圣继绝学”就继这个绝学。这是给人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真实之理,这才是文学作品应该给人的“营养”。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生的原意是为统治者着想,治理出一个长久安定的社会。这当然没坏处,但仅仅社会的安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众生的痛苦,只有各个人永恒的太平幸福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那只有勘透宇宙人生真相、宇宙规律,依宇宙法则行事才能办到。其标志就是能回答“人类终极三问”,因为“三问”的第一问是宇宙真相,二三问是宇宙规律,明白了宇宙真相和宇宙规律,人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生命的上帝,那才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世开太平”就开这个太平。这是给人方向。
这样的“道”才是“至尊”之道。
现在看真正的好文学作品,就是“文”有“真、活、情、趣”四字之“至美”,“道”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之“至尊”,那才是理想的文学,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这是中国作家为好文学制订的标准,是高峰文学的“中国标准”。这个标准是高于21世纪前全世界所有高峰文学作品的。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这样的好作品古代有,当代也有,下面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