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保29——报国寺(国6)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尘要矢志出家当和尚,由皇家拨内帑钱粮在小报国寺的旧基上,扩建为“慈仁寺”。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报国寺大部建筑坍塌。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3月12日(六)下午16:40,我第一次来到广安门内大街的报国寺。
已到下班时间,人员只出不进。

只好拍些外景。

国保标牌。

紧邻报国寺的顾亭林祠。
沿着报国寺西夹道向北行,遗憾离开报国寺。

2017年4月30日(日),我从妙应寺白塔出来,沿着太平桥大街、闹市口大街、长椿街向南行,从范家胡同的宣武艺园东门拐入报国寺东夹道,牛肉面馆午饭后,第二次来到报国寺。
报国寺的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系1997年复建。
国保标牌。

报国寺示意图。
一进殿为昭忠祠,面阔5间,殿前置有石狮两座,东、西两侧置龟趺石碑各1通。
现为“中国玉石馆”。

三大殿的侧影。

二进殿为天王殿,面阔3间,殿前置龟趺石碑2通。现为中国书报刊馆。
三进殿为大殿,面阔9间,殿前建有砖石月台,七檩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第三进殿为大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五檩悬山顶。

现为中国民间收藏馆。


四进殿为后殿,面阔5间,后殿左右建有朵殿,面阔各3间。五进殿原为毗卢殿,高36级,阁外环饰游廊,清代已毁。现为办公区,禁止入内。

借用网友的照片欣赏四进后殿。第五进殿原为毗卢殿,就是现在楼房的位置。毗卢阁原来收藏有窑变观音一尊,为镇寺之宝。毗卢阁窑变观音和寺内金代所栽的两株双龙奇松,被称为寺内“三绝”。
院内的古树——龙槐。

报国寺的西院。

西院的门廊。

报国寺山门旁边是颜亭林祠的门脸,里面已和报国寺连为一体。

广安门内大街路北的报国寺牌坊。

谢谢浏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