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章的学习体会——勿执勿失 不道早亡
(2015-10-12 08:22:54)
标签:
道德经清一 |
原文: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一、白话翻译
(圣人)用合道的方式来辅佐君王(人主),引导君主不采用武力在天下强行,这类事容易得到还报。
军队驻扎之地,由于不能从事农业生产,荆棘丛生。
擅于“用兵”的人,达到目的就自然结束(已,停止,结束),不会继续强行用兵。
“用兵” 达到目的而不骄傲;
“用兵”达到目的而不自恃;
“用兵”达到目的而不夸耀;
“用兵”达到目的而不得已才会留守(居);
这称得上(自然)达到目的,而不是强行达到目的。
事物强行达到“状”的状态,进而达到老的状态,称这为不合道的方式,不合道的方式,这样就好加速消亡。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
“以道佐人主”的是谁呢?个人理解是“圣人”,上一章讲到圣人去甚,去泰,去奢,这一章具体讲“圣人”如何辅佐人主,是用合道的方式去辅佐,不以兵强于天下,就是合道方式之一,反之以兵强于天下就是不合道的方式。
理解整段的关键,两个字,强和果。很多版本,“强”翻译为逞强,称霸,这虽然不错,但可能执于一端,毕竟老子讲“非恒道”,个人理解强为“强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逞强,称霸,自己武力强盛,就称霸天下;二是勉强,自己武力衰弱,却强行出兵,不懂避其锋芒。
引申一:逞强和勉强都是不合道。国家本身就是必要的恶,军队更是,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军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保障国家安宁,所以军人不能过少,不然被侵略,就会勉强用兵;军人也不能过多,一会本国不能承担,造成结构失衡;二会造成别国警惕,可能出现军备竞争;三会有侵略别国的冲动,即逞强于天下。
(二)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军队驻扎地,可分为平时驻扎地,战时驻扎地,特别冷兵器时代,战争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战争的地方,没有人愿意从事生产,逃兵荒就是表现形式之一,自然荆棘满地。
果,本义: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引申为结局,进一步引申为达到目的。擅于用兵的人达到目的就会停止,就会结束。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应该是保家卫国,而不是继续炫耀武力,或是强行送死。美军在阿富汗的困境,就是“用兵以取强焉”的实例。
例子一:阵地战与游击战。当军事力量足够时,采取阵地战,如三大战役。若军事力量不够,就要避其锋芒,养精蓄锐,采取游击战,也是“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清一道德经学习群,群号254084232
本群理念:平等、尊重、自由。
理念解读: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新教育群群员更是清一山长近百万人选一,选出来的认同新教育理念,开始自我觉醒的队员。所以大家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大家都是平等的。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即不伤害他人范围内的自由。
幸福蒲公英(总群),群号89015542
群名寓意:像蒲公英一样,随缘把幸福传满人间。
建群目的:建立一个互联互通互帮互组的平台,通过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实现财富自由、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谐、幸福绵长。
鼓励群员:承担责任,争做经营者;觉察生活,传播正能量;感恩生活,分享亲身体会;参与讨论,发表真实想法;赞美他人,培养包容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