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90):黛玉的庐山真面目

标签:
红楼欧洋 |
分类: 红楼正解 |

我们在研究黛玉判词的时候一定要从《推背图》入手,这也是批书人对读者苦口婆心的提示。我大致看过“金圣叹”批著的《推背图》,感觉在满清入关以前的内容还是非常精准的,而且很容易猜得出来,而之后的就很模糊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我们更关心的是关于明朝部分的内容。大家请查看一下“金圣叹”批著的《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会有这张图,而这一象中的“谶”和“颂”非常简单,我们先看一下“谶”:
谶曰
惟日与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日赤
这个太好懂了,第一句“惟日与月”中提到的“日”和“月”组成一个“明”字;第二句“下民之极”自然指的是朱元璋出身极低,小的时候连正经名字都没有,放过猪,要过饭,还当过和尚,没想到后来居然当了皇帝!真是神奇之极。第三句“应运而兴”说的是朱元璋因运气好还兴起发达;“其色日赤”,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所以颜色自然是红色。应该说这些内容说得都非常直白,几乎只简单地拐了个小弯。
谶之后是第二十七象的“颂”: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这个内容也不难,自然是指朱元璋领兵兴起得天下之事,稍些历史知识的人都马上能明白,最明显的是最后一句“谈空说偈”指禅门结果却出了个皇帝。谁能想到一个和尚最后作了皇帝?我们从这两个地方的特点就会发现《红楼梦》中的判词和仙曲确实是在模仿《推背图》的手法。而在这一象后还有金圣叹的批语:
“此象主明太登极。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一语点明了这是在说朱元璋一统天下,这样简单直白的《推背图》实在是太好猜了,而金圣叹死后的历史就会发现难猜了很多,而猜出来也多半比较牵强,所以我比较相信几乎所有我们现在能看到《推背图》都是伪作。
《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暗藏的是“大明建国”含义,我们看这张图上在空中有两个圆圈,下面有一棵树,树上垂下一个带状物,也有人说是把“曲尺”,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两个字谜,上面的两个圆圈是指“太阳”和“月亮”,“日”“月”合起来是一个明朝的“明”字,这正如史湘云在第四十回里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本意!而不是象某种人说的那样这是指清朝内部有所谓的“日派”和“月派”那样的荒唐理论。不过两个圆圈画得不太象太阳和月亮,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太阳和月亮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空的时候月亮还是满月,不过没关系,毕竟只是个象征意义的字谜。
而这棵树上垂下一个带状物或曲尺,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指的是姓朱的“朱”字,因为“朱”字是一个“木”字上加上一个“带状”物或一个拐弯的“曲尺”组成,所以《推背图》第二十七象图中隐含“明”字和“朱”字,自然是指“大明建国”!这早已经是公认的定论了,从明末清初的时候大家就认可了这一结论,并非今天我是自己的杜撰,大家不信可以去查看相关研究资料,肯定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
网友lsr111提醒我说:明朝早期的预言家刘伯温(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在他的预言著作《烧饼歌》中有“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指的就是“朱”字,看来不假!
所以我们会发现所有版本的《推背图》中都有类似的字谜来暗示一个“朱”字,似乎成了那时人的习惯,足以说明我们现在看到的《推背图》是明清时期的人创作的。
还有网友说:黛玉的《葬花词》中有一句“洒上空枝见血痕”似乎这是一个字谜,谜底就是“朱”,“空枝”就是木,“洒”就是那一撇,“血痕”就是木上面多的那一横,合起来就是一个“朱”字,而且血乃红色,亦更指明谜底乃“朱”,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推背图》将“朱”、“明”二字以这样猜谜的方式隐在图中确实非常有创意,中国古人真是太聪明了!于是我们惊奇地发现《推背图》第二十七象跟黛玉判词前的这句“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所描述的惊人的相似:这也是一个字谜,它就是姓朱的“朱”字!所以这一句作者没有写成“林中悬着一围玉带”,目的就在这里,因为“林中”的话就组成不了一个“朱”字。那为什么“玉带林中挂”不写成“玉带木上挂”呢?因为这句是象征着黛玉的结局是在林中上吊而亡,所以另有隐寓,而不是来象征一个字谜了,所以作者才将这两句分开,而“林中”其实还有一层意思,等大家在后面看我的《两株枯木》一文就能明白了。
于是我们发现“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和“玉带林中挂”这两个猛一看象是很相似内容的两句居然隐含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玉带林中挂”指的是黛玉是上吊死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是个字谜,是个姓朱的“朱”字,我们再想想:古今中外有哪位姓朱的是上吊而死的呢?所以判词中的这两句非常简单而又深刻的话完全可以确定黛玉所影射的历史原型就是崇祯皇帝!因为他是自古以来最有名的上吊的而且是姓朱的人!
黛玉真的是在影射明朝的末代皇帝吗?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这还是我们所认识神仙似的林妹妹吗?还是那个小性多疑一天到晚跟宝玉发火吃醋一起看《西厢记》的林妹妹吗?这是不是太离谱了呀?作者怎么可能将一个堂堂的皇帝描写成一个女人呢?是不是有点大不敬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