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45):史书中的魏忠贤

(2017-01-25 14:29:02)
标签:

红楼

欧洋

分类: 红楼正解
红楼(45):史书中的魏忠贤
《凤求鸾》这段情节还告诉我们,男王熙凤所影射的历史原型生活的时代是类似于“残唐五代”的时期,是一个朝代的末世,而且残唐是历史上宦官专权危害最大的时代,这是拐弯抹角地告诉我们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原型生活在明末,也是个王朝的末世,所有这些发现都是前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而且一致都指向了魏忠贤!我相信如果仔细阅读小说文本,还可能发掘出更多类似的暗示来。看来作者没少在王熙凤的性别上做文章。另外我提前提醒大家一下:《红楼梦》里多次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角色来影射同一个历史人物的情况,这一点非常独特,比如甄宝玉和贾宝玉就是这样,所以一个男王熙凤和一个女王熙凤影射同一个历史人物,也完全符合作者的创作习惯的,在后面我会把类似的情况一一介绍给大家。
历史是后人评说的,但如何评说需要看写史人的政治倾向性。魏忠贤大权在握的时候打击“东林党”这个文官集团,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重新启用“东林党”人,而后来明朝的历史就是帮“东林党”人写的,肯定不会很客观,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对那段历史进行解读,而《红楼梦》这本隐写的史书居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史料,这实在是让我们没有想到。那么魏忠贤是怎么成为太监的呢?我们先看看他早期的大致经历吧: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阉,原名魏进忠,小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后由才人王氏恢复魏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出身于市井无赖,喜欢赌博,迷恋酒色,曾卖掉自己的女儿,后为赌债所逼,他看到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很是羡慕,于是自阉入宫做宦官。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指宫女与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他对皇长孙极尽谄媚之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长祚在《玉镜新谭》中称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擅长唱歌、奏乐、下棋、踢球。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魏忠贤,他是成年以后,甚至是在结婚生过女儿以后才自宫做的太监,《明史·宦官列传》上记载着:
少无赖,与群恶少博,不胜,为所苦,恚而自宫。
这个听起来实在是有些吓人,一个大男人居然能对自己下这样的毒手,这得有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呀!可见这样的人对别人会如何狠毒?感觉他肯定不象那些从小净身的太监,那些太监多半女里女气的,阴阳人的模样,而魏忠贤长得应该更像一个纯爷们,估计长得高大威猛,从记载上来看,他还是个文艺青年,吹拉弹唱、踢足球都会几手,多才多艺,而且他的口才很好,“言辞佞利”,这一点也很像王熙凤。而书中的凤姐更加鲜活,不知道是艺术加工出来的还是作者曾经亲自见过,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关于魏忠贤早期历史,史书上记载得不是很详细,而更多的是各种不靠谱的演义,我尽可能地找到了关于魏忠贤的一些正史,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关于魏大人年轻时期相对准确的描述,让我们对他的出身有个大致了解。明朝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是这样记载的: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直隶肃宁县亡赖了也。父魏志敏,母刘氏,妻玛氏,生女魏氏,嫁杨六奇者是也。贤无了,家贫白宫,妻改适他方,人不存。……后复本姓曰魏进忠。”
这里提到的他原名李进忠应该是入宫以后用的名字,他本来的姓氏是“魏”是后来混出了头以后才被允许恢复使用,所以也曾叫过魏进忠,最后又改成了我们现在人人皆知的魏忠贤了。朱长柞《玉镜新谭》卷一《原始》中是这样介绍他的:
“万历中,肃宁人魏忠贤者,初名进忠,市井一亡赖耳。”
这里提到他早期是个市井亡命的无赖而已,这其中极具贬低之意,反正评价非常负面。《明史》列传第一白九十三、宦官二《魏忠贤传》中有关于魏忠贤的这样的描写:
“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不胜,为所苦,患而白宫,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
这里提到他年轻的时候是个赌徒,输了以后自宫当了太监。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之二(天启元年辛酉至七年丁卯止)《魏忠贤浊乱朝政》中也对魏忠贤有所提及:
“忠贤,北直河问府肃宁县人,原名李进忠,本姓魏,继父姓李,得宠后,因避移宫事,改赐名忠贤。”
这里提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事件,就是明末三大案的“移宫案”,魏忠贤是在这个案件中展露头肢的,是指泰昌皇帝朱常洛登基以后,宠妃李选侍借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个月后,朱常洛死于红丸案,皇长子朱由校继位,而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朱由校,想掌权,类似于“垂帘听政”的那种,所以不想离开乾清宫,于是“东林党”人坚决反对,双方火药味很浓,最后被杨涟、御史左光斗逼迫离开乾清宫而移到仁寿殿哕鸾宫。而在这个过程中魏忠贤一直在帮助李选侍,虽然失败了,李选侍肯定会很感激他,所以赐名为“忠贤”。我觉得从他名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之前叫“进忠”,强调的是“忠”,而“忠贤”这个名字除了“忠”字以外,还强调了一个“贤”字,也就是说明他的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认为他很能干。而从此以后,他以魏忠贤这个名字名扬天下,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