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58:华容道

(2015-07-24 00:58:17)
标签:

文化

曹操

诸葛亮

刘备

丙方

分类: 三国正解

黄盖诈降,周瑜总攻,刘备见这边火光冲天,也赶来助战。杀的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这一局,《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妙计有重点刻画。曹操仅带亲随27骑逃命,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小路,关羽不服:“假如他走大路呢?”二人为此还立了军令状。结果曹操走的是小路,被诸葛亮算准了。     

诸葛亮是以什么依据算准曹操必走小路的呢?是以曹操狡诈多疑的性格为依据的。那么,这一依据究竟可不可靠呢?逻辑上并不可靠。     曹操有走大路、小路两选,各占50%,诸葛亮有守大路、小路两选,各占50%,均势,都没有100%的依据猜到对手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就会陷入到“我猜你,你猜我...”无限困境中,只能凭运气蒙一个。诸葛亮运气好蒙对了,该曹操倒霉。 

罗贯中这样写的目的是,诸葛亮的小谋都是不可取的。却被后人误以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按文中的意思,诸葛亮既可以守大路,又可以守小路,就是不便于分兵守两路。     

那么,他的最佳选择就应该是守在两路交汇的岔口处。这样,既不用分兵,又同时守住了两条路。无论曹操选择走哪边,都是一定要从两路的岔口处经过的。     守住了岔口,就是必胜之法。否则,大路、小路无论你猜哪边,都是偶胜之法。诸葛亮弃必胜之法,却去赌偶胜之法,不应该的。(按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有条件守岔口。)       

但在“放走曹操”这个问题上,是正确的。 刘备、诸葛亮都要故意放走曹操,正招!必须的。     在三方博弈中,丙方助乙攻甲, 开始是认真的, 但如果一举将甲方全部歼灭, 则乙方存在对丙方下手的可能, 丙方为了自保, 就会私自悔约, 放过甲方一马, 使甲方喘过气来反扑乙方, 丙方再开始认真履行合同对付甲。 丙方此一时彼一时, 必须见风使舵, 方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所以,当刘备方将曹兵杀个差不多了,就要有意提供甲方曹操跑路的机会。曹操就算真的跑不脱了,刘备还得想办法帮他逃脱。诸葛亮说“我夜观星象,操贼命不该绝。”是完全正确的。

小说写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智谋不足,未在险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云,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关羽,至此,已经是束手就擒了。但还是被放走了。     

也就是说,刘备方有三次杀掉曹操的机会,都主动放弃了,只是在吓唬曹操:你快点跑!真正的历史上,曹操从赤壁败退时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没有关羽。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笑的是刘备虽有计谋却迟缓。为什么迟缓?仍然是故意放他走。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华容道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曹操下令,将割来的草和受伤的、害病的士兵们一起垫在泥坑中,才得以通过,伤病员们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     

曹操此时哈哈大笑:“刘备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话音刚落,刘备的兵就在后面放火。曹操急逃而去。

无论小说,还是正史,刘备在追杀曹操的问题上都是不卖力的。尽管刘备一直都非常仇视曹操,但大局决定了此时丙方私放甲方是最佳选择。这个很好向盟友交代:“我已经拼尽了全力呀,但还是没有追上他呀!”这是说得通的。     

在赤壁之战中,刘备方的行动其实只有三个目的,闭着眼睛就能猜到:     

1. 积极消灭曹操的攻击力量,使其丧失反击能力。     

2. 乘机故意放跑曹操,使其再回去组织人马来反扑。     

3. 迅速聚集能量,尽全力与乙方(合作伙伴)展开激烈地利益争夺。     

这是丙方行为的定式。只有这样狠狠地去执行了,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值,尤其是第三步,绝不能心慈手软讲信用,否则,都是自取灭亡。       

荆州的地盘总共有8个郡。曹操被杀败后,只有向北回撤,最后还剩下靠北边的2个郡没有丢失。其余的6个地盘都被孙刘联军抢占去了,这6个地盘就是孙刘联军两家合伙投资后所产生的利润总值。  联军两家一共抢得6个地盘,其中,乙方周瑜只抢到了一个半,而丙方刘备却抢到了四个半!获得了总利润高达75%的份额。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使刘备这个本已垂死绝望了的人,再一次成功地翻了盘。作为最弱小的一方势力,却从中捞到了最大的收益,成为这一回合较量中的最大赢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