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53:孙刘联盟

(2015-07-23 22:27:09)
标签:

文化

刘备

曹操

丙方

孙权

分类: 三国正解

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的九个州。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丞相。大权在握,准备挥师南下。     

南方有三大势力:中间的刘表占荆州,东南的孙权占扬州,西南的刘璋占益州。在南方的更南方,还有一个交州(今广西广东一带),太偏远落后,没几个人愿意争。所以重点就集中在荆、扬、益三州。     

北方长期的战乱,使得南方越来越富饶,并且南方的几大诸侯也都学会了拖欠拒交天子的款项。曹操对他们三方分别进行了恐吓,刘璋带头交了钱(算归顺)。孙权答应交,但就是不交。曹操叫他把儿子送到天子身边来,孙权不理。     

荆州的刘表死后,蔡瑁拥立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写了降表与曹操,曹操毫无悬念的得到了荆州。至此,曹操只需要击败孙权,就可以一统江山。       

刘备突然听说刘表死了,荆州卖了,大吃一惊,他所处的位置在荆北,与曹操接壤,肯定是撑不住的,于是南逃,弃新野,走襄阳,奔江陵。江陵是荆南军事重镇,曹操怕刘备在荆南站稳,便派精锐骑兵日夜兼程,击溃了刘备主力。  刘备抛妻弃子,只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大获其人众辎重,得了江陵后,刘备在荆州再也难于立足,失去了与曹操对抗的条件,更加坚定了曹操一举消灭江东孙权的信心。     

刘备怎么办呢?无力回天了,他在这个时候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退出争霸舞台,到更远的南方交州去。哪个地方没有谁愿意争。从他的这个选择可以看出:刘老板情愿到交州去当流寇,也不愿意实现诸葛先生的三分天下。而诸葛先生此时也一心一意地准备跟着刘老板到交州去当流寇,为什么?三分天下实现不了,现在的情况是别无选择,你不跑,就打死你。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刘备的心已经死了,不再想怎样翻盘。所谓机会,都是外界提供的,不是自己创造的,凡是自己创造的,那叫本事,不叫机会。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孙权手下的鲁肃渡江而来。孙家与刘表是世仇。隔壁两家的冤仇是说不完的。但是当曹操欲南下的时候,孙权又不得不和刘表合作,共同对抗曹操,派人到荆州来打探,却得到消息:刘表死了,荆州已经投降了曹操。孙权就犯难了。     

这个时候,鲁肃说,荆州虽然投降了,但总会有人不服,刘备枭雄也,还有大公子刘琦,他们不会投降,把他们组织起来,至少还有小半个荆州的实力,共同抵抗曹操,应该是可以的。我愿意过江走一趟。孙权答应了。       

鲁肃渡江而来。问刘备:“你有什么打算?”刘备支支晤晤地说,我到交州去的,我那有熟人。鲁肃说,你莫慌走,你这一走就彻底地完蛋了,不如我们两家联合起来打曹操,打不赢再走也不迟嘛,你搞不搞?刘备一听,简直欣喜若狂,搞!有这样的好事,哪能不搞呢?管他的,死马当活马医。于是,刘备不走了。      

 孙权鲁肃主动找刘备合作,这是正招。因为现在的局势又将形成一个大型的三方博弈竞局。

甲方曹操最强,

乙方孙权较弱,

丙方刘备最弱。

在三方竞局中,只有乙方主动联合丙方,合作才可以顺利进行。这是因为丙方没有选择权,你不和乙方联合,你就是必输。和乙方联合,就还有“或胜”的机会。所以丙方“不得不”选择合作,只有这一选。     

而乙方不和丙方联合,单独进攻甲方,赢面小,但存在侥幸获胜的可能,不一定就是必输。如果联合丙方,就可以使赢面加大,总是要比单独进攻为好。所以乙方既可以选择联合丙方(优选),也可以选择不联合(劣选)。他有两选。     

因为乙方存在两选,所以你就不知道他一定会选哪一个。你主动和他联合,他若是不要你,你不是自讨没趣?在三方竞局中,乙方主动联合丙方是常态,否则,丙方就不知道乙方的诚意究竟如何,很容易最先成为受害者。(在乙方不主动联合丙方的情况下,丙方选择退出竞局为上。)     

所以,《演义》中写诸葛亮劝孙权联合,不可当真,更不可学,学则有害。鲁肃劝刘备合作,是正确的。       

虽然鲁肃劝刘备合作,在策略上是正确的,但是,经过观察,他马上就发现了一个很实际、很严重的问题:刘备已经被曹操揍瘪了,山穷水尽了,他的人马不足一校,校的标准单位是400人(多的也有过千)。估计刘备手里只有两三百人,几乎就等于第三方势力不存在。这可怎么办呢?鲁肃就犯难了,怎么回去向孙权交代呢?     

诸葛亮说,怎么没兵?关羽、刘琦手里都还有不少兵,你不好对孙权交代,我去帮你说。鲁肃大喜。  于是,刘备委托诸葛亮为全权代表,出使东吴。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成不成先去了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