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8:王允玩火自焚
(2015-07-22 23:42:25)
标签:
文化王允董卓李傕郭汜 |
分类: 三国正解 |
董卓被谋杀之后, 董卓的旧部: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四将率众杀奔长安而来, 纵兵大掠,
包围内庭,
各门火焰竟天。他们四个要为董卓报仇,
主要攻击目标为这边的四个杀董卓的主谋:
皇帝、王允、吕布、李肃。李肃已经被吕布铲除了,
而吕布又已经逃跑了, 因此,
他们逮住了王允。
李傕、郭汜二人问王允道:“董太师乃社稷之臣,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你要杀他?!”这一下,可把王允给问住了,王允答不上来。
当时杀董卓的时候, 王允是以反贼的罪名当场处决他的, 但是杀反贼也得拿出反贼的证据才行啊, 可王允没有证据, 拿不出来,
他是这样回答李傕、郭汜二人的:“董贼之罪,弥天亘地。”
总之,
王允就是这样答非所问,含糊其词的应付着。董卓这个人确实很坏, 蛮横,
霸道,
可他又是异常的狡猾。换皇帝应该是罪,
但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
是五府一致通过了的。杀老百姓,
取其金宝, 应该是罪,
但他说是杀的贼大胜而还。火烧洛阳宫,掘坟盗宝有罪,但他说是关东叛军干的。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有罪,但谁能跑到皇宫里去看到呢?
所以,董卓尽管作恶多端,你一般的人,休想抓住他的尾巴。王允拿不出真凭实据,也就是很正常的。
李傕、郭汜二人,对此也没做深究,只是又对王允发出了另一问:“好,就算你说的董太师有罪,那关我们什么事呢?! 我们有什么罪?! 凭什么天下人皆可赦,单单不肯放过我们四个?”王允这一下就彻底没招了,扯白也扯不上来了,因为圣旨上说的很清楚, 只杀董卓一人, 其余人员一概不究。
王允之所以不放过他们四个, 前面已经说过, 是他设下的一条奸计, 想坐收渔人之利。可那是行不通的, 这叫玩火者自焚。他仅仅只擅长一些小谋诡计, 并没有什么大略雄才, 失败是早晚的事。
现在,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逆贼何必多言!”他说他今天只有死了, 看起来忠义的很, 其实很丑形,
理屈词穷到这个地步,
就等于是自己承认了自己原先的行为都是无理的,
现在只有一死了之,
承认自己该死,
死的无话可说。
当时, 内庭的伺臣们见事急, 逼请皇帝亲自出来止乱, 皇帝上宣平门倚楼问曰:“卿等不奏请通报,辄入长安,意欲何为?”李傕约住军士,口呼“万岁”, 仰面奏曰:“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皇帝说:“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王允谋杀董太师, 臣等已经帮陛下锄了奸, 有功于皇室,皇上还没有封赏我等官爵,所以不敢退军。”皇帝没有办法, 问道:“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
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 美阳侯,此二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然后谢恩,退了兵。
他们之所以可以把持朝政, 是因为他们是皇帝的有功之臣, 皇帝身边的奸臣谋杀了董太师, 他们帮皇帝铲除了奸臣, 皇帝正式为他们加官授爵, 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连东边的关东联军也认可了, 没有谁反对。
关东联军原先是反董卓的, 现在, 董卓已经死了,
从原则上讲,
关东联军没有理由不听从朝廷的调遣。
至此, 西北董卓方的势力最终落到了李傕、郭汜二人的手里。他们把皇帝控制在手中, 对天下各路诸侯发号司令, 成为这一回合中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