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想达到的目的也不一样、身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动作所采用的重量各不相同(比如我做“哑铃卧推”负重80公斤,但“哑铃前平举”只能负重50公斤)。如果采用具体的重量来表达训练计划很容易造成表达障碍,因此使用具体的重量数值来表达训练计划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RM”这个单位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RM”,“Repetition-Maximum”(或者RepeatMax)的简写,中文叫“最大重复次数”、“最大重复次数的重量”、“一定重量的最大重复次数”等等,它表示的意思是练习者在某个负重的重量下,做某个练习动作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做到力竭为止),即这个重量、是这个动作的“RM”。比如:我用80公斤做“哑铃卧推”动作,我最多只能连续做8次,那么80公斤就是我“哑铃卧推”的“8RM”重量。
那么为什么健身会要求这个“RM”呢?因为在健身的过程中,不同的“RM”产生的效果也是不相同,根据训练目的确定次数范围:
1、1RM-5RM主要以增长肌肉的力量和体力为主(适合举重运动员)。
2、6RM-15RM主要增长肌肉的围度,也可以说是增长肌肉块(适合练习增长肌肉的朋友)。
3、16RM以上主要提高肌肉的质量以及消耗目标肌肉群的脂肪(适合减肥塑型,发展线条以及提高肌肉的弹性)。
每次训练不超过10个动作,每个动作通常只做一组,这一组一定要做到极限(力竭为止)。一旦肌肉生长被激活,再多的组数已经没有必要了,更多的组数甚至会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它们会耗尽你宝贵的恢复能力。如果你能按正确的动作要领做到你的最大次数范围或者更多,下一次训练时就可以增加5%的负重。
所以,健身的朋友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RM”,这样才更加有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