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奇怪的故事

(2022-07-01 14:00:12)

这个故事,是很小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应该是上学之前,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每晚总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

这个故事很奇怪,不仅当时感到莫名其妙,直至上学、成年之后,还是不懂,这大概是现在还记得的原因吧。

父亲讲过的许多故事,我后来大都或从书上看到过,或听别的人也说过,前者如《武松打虎》、《李逵接母》等,后一类大都是民间传说,如“红毛野人”扮外婆吃人等,但这个故事,只听父亲说过。

事隔那么多年,再加上听这故事时年龄很小,不能保证能如实复述父亲讲的这个让人奇怪故事,但大概内容应该不会有错:

某地某人家有两个儿子,都很聪明,书读得很好,很有学问,文章写得极好。但连考几场,能秀才也没中。这两兄弟事后反思,决定另拜名师。

他们打听某地方有位非常厉害的老师,那个地方的秀才举人,大都出自这位老师的门下。于是这两兄弟就前往拜师学艺,但这位名师择徒极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期学生的名额也有严格的限制。这两兄弟去的时候,他的学生已经招满了。无论这两兄弟怎么求情,这位老师就是不答应。这两兄弟不甘心,就在这老师家的附近找房子住了下来。这两兄弟从老师的邻居那里打听到,这老师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从不违逆他母亲的意思。于是这两人就改变了方法,从老师的母亲处入手(具体是怎么做的,已经忘了),最后老师的母亲被这两位年青人感动,让儿子收下了这两个学生。

这两兄弟虽然如愿以偿,但让他们不解的是,他们交上去的习作,老师从不批点。这两兄弟心想这样不行,如果这样下去,还是学不到什么。两兄弟一商量,在某次老师命题让学生作文之后,估摸老师在住处批改作业,就偷偷地伏在窗下。只听老师在里面边改边说,对某些学生文章,还忍不住拍案叫绝。突然,听到老师在里面说:这是举人才写得出的文章,还到我这里来干吗。接着就听到把东西丢到一边的声音。然后又听到老师在里面说:这也是一篇举人才写得出的文章。于是又听到丢到一边的声音。

听到这里,这两兄弟已猜出被老师说是举人文章而丢在一边的,应该就是他们兄弟的作业。

等老师把批阅过的作业发下来时,这两兄弟发现他们两人的文章果然同以前一样,仍是一字没改。于是两人就向他们的同学讨教,请求看一看他们的文章,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写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惊,这算什么文章?估计自己闭着眼睛也要写得好。

惊疑过后,这两兄弟又反复思考,想起老师看到他们文章时所说的话:举人文章!这说明老师也认为他们写的文章不是不好,而是不行。想到这位老师的教学成果,想到自己多年不中,兄弟俩心有所动。在下次作文的时候,就学着同学的腔调写。交完作业之后,他俩又伏到老师的窗下偷听。终于听到老师在里面说:终于开窍了,这才是学生该写的文章!

兄弟俩当时就猜测,这应该是自己兄弟的文章,等到习作发下来以后,两人打开一看,这一次的习作果然写满了老师的批语,于是这两兄弟就抛开原先自己的一套,按照老师的指点练习下去,不久之后两兄弟就得到老师的大力赞赏,然后就逢考必过,一路的由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家子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