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三)
(2024-06-03 11:06:13)
标签:
杂谈 |
欲说还休灰条菜
说起灰条菜,还真有种无可奈何的想法。在老家,春季除草,大人们反复说的就是不仅要把灰条拔干净,还不能随便扔,因为一旦丢到地埂上,风一吹,它的种子就又会在地头繁衍生息。要将其除恶务尽的最好办法就是带回去当柴烧。后来又发现,人们把草木灰当肥料,运到地里,没想到大量的灰条又在地里蓬勃生长。究其原因,灰条的籽儿经过焚烧竟然完好无损。实在是无可奈何。大家的共同意见是,趁着它还没有开花结果,一律拔除,等到种子成熟,就毫无办法了。那时候村里人也吃灰条菜,新鲜的嫩嫩的灰条叶,凉拌起来味道还不错,只不过,刚采的灰条菜,要用手揉搓一下,去除它叶子表面那层灰灰的粉,然后洗净焯水。
灰条菜,又名灰灰菜,灰苋菜,日本学者细井徇所绘《诗经名物图》中所绘灰条菜图样,注明为“莱”,又引《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云: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其。
又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也提到“莱”: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
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只不过“莱”这个名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灰条菜另一个名字叫“蔾”,并且与苋菜一起相提并论。唐杜甫诗中说:“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蔾羹”,宋陆游诗中有句“书生岁恶甘蔾苋”。可见那时候食蔾或苋菜,也就是灰条菜已是乡野村民家常便饭了。
灰条菜生命力强过任何一种植物,它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大量繁殖生长。在农村,一度成为威胁庄稼生长的怪物,春天最先萌发,夏天不惧炎炎烈日,秋天蓬勃生长,占据了田间地头、农舍院落,就连最不引人注意的墙角,也有它的存在。
既然它采摘起来方便,数量又多,农村人往往把它阴干储存,做成灰条菜干,想要食用,用水一泡即新鲜如故。《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玩了几天要回去,大家送了她许多东西,刘姥姥有些过意不去,说了几句客气话,平儿说了一段话挺有意思:“休说外话……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无独有偶,去年母亲带给我一包灰条干菜,我一直放在阳台上,前些日子记起来了,用水一泡,放入蒜末、葱、姜,热油一泼,再调上酱油、醋,吃起来柔柔的,满口的香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