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网上读到一首小诗《蒲公英》:
转身舞遍荒郊落,
一素香无自在欢。
不羡秋空多绚烂,
飞花漫语共婵娟。
诗中点出了蒲公英的特性:简朴而浪漫。女儿小时候最喜欢我给她摘一朵蒲公英的种子,她拿在手上,小嘴
一吹,顿时一个个如降落伞一样的小种子随风飞去。正是这简朴而浪漫的特性,令人生出无端的遐想。记得八十年代一部电影《巴山夜雨》,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儿娟子,正是唱着一首《小伞儿带着我飞翔》的歌儿,找到了失散许久的父亲。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回想多年以前,在老家,春天挖野菜挖得最多的是蒲公英。清明一过,正是挖野菜的好时节。漫山遍野开着小黄花的蒲公英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它散落在草丛里,挤在荆棘中,爬上小山坡,就连田地里也少不了它的踪迹。我们一天的劳动成果,就是满满一篮子野菜。大人们随便从中挑些叶子大而嫩的放在一边,其余的都交给了嗷嗷待食的猪们鸡们。捡出来的野菜用水一焯,加蒜末、葱,热油一泼,拨拉几下就成了下饭菜。吃起来略带苦味儿,但也是清香可口的。
上百度一查,才知道,蒲公英一名最早见于晋代《刘娟子鬼遗方》,后在《新修本草》《上医本草》等书中提及它的药用价值。是我国最常见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药。2002年被卫生部归类为药食同源物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看来这蒲公英的确是个宝贝,难怪有那么多人争相食用。
蒲公英叶子可以凉拌,也可以做饺子馅儿,最好拌以肉馅,蒜、葱不可少,煮熟后以老陈醋、老干妈加油泼辣子做蘸料,食之鲜美无比。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是地丁家族的重要成员。地丁族的共同特点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像紫花地丁、白花地丁等,都为常见的中草药。近年来有好多人常年喝蒲公英茶,说是可以治胆囊炎、肠胃炎等慢性病,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蒲公英茶的确好喝,去年从老家带来一大袋母亲采的蒲公英,妻学着炒了一罐蒲公英茶,夏天的时候泡上一杯,也是清香可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