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野菜(二)

(2024-06-03 11:04:38)
标签:

杂谈

             茵陈

  惊蛰一过,野草像刚睡醒似的,从土里探出嫩芽来。如果是烧过荒的山坡,那一片嫩绿的青草齐刷刷的,现如今政府禁止烧荒,漫山遍野的枯草,无人收割,草芽们就在枯草的根部静静的生长,可能要慢一些,要盖过经年的枯草,是很需要一些时日的。而茵陈蒿,就附着于枯草,在其根部发芽、生长。最初的茵陈芽几乎是贴着地皮生长,它卷曲着,绒绒的,灰白色的叶子在草丛,在山坡,在沟渠边,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转眼就到了清明,茵陈已经绽放出灰绿色的嫩芽,有些已经长到一寸长了。 此时采茵陈,枝叶刚刚好。用铲子铲,连同它的根也一起铲下来,其实用手探到它的根部,手指一掐,就可以了。有人嫌麻烦,直接将那干枯的青蒿从地里拨出来,再细细地在一旁摘它的嫩叶。时下正是采茵陈的好时节,如果不嫌远,找一处向阳的山坡,只一小会儿,就会收获一篮子茵陈。当然,也可以就近到郊外田间地埂上,也能寻找到茵陈,只不过没有阳山坡的茵陈那么有清香味儿。

  采茵陈,古已有之。《诗经小雅》鹿鸣篇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里的蒿当属青蒿,它的嫩芽就是茵陈。可见,在《诗经》的时代,人们已经认识了茵陈。

  茵陈可入药,《神农本草》云:茵陈蒿,味苦平,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汉张仲景《伤寒论》卷五,辩阳明病脉症并治第八:郁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茵陈解云: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按:张氏乃河北盐山人,其地气温当高于吾乡所属渭河流域,故有正月采茵陈之说。

  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故三月采茵陈的应该是吾乡。

  茵陈可入药,也可食之。采来的茵陈,当及时择尽枯叶及毛根,清水淘洗干净,和以面粉、洋芋丝,搅拌均匀,上锅蒸半个小时,取出,凉少许,待热气消退,锅中油少许,油热后葱节下锅,炒出香味,然后将蒸熟了的茵陈下锅翻炒,加盐、花椒粉,各种调料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食用。食之清香扑鼻,实为一道独具特色的农家菜。

  如果采的茵陈多了,除了食用,还可以炒茵陈茶。洗净晾干的茵陈,用铁锅炒,用小火慢慢炒,待水分散尽,叶子卷成细细的条儿,颜色发黑,但用开水一泡,就现出绿绿的色来,即解渴,又保健,实在是爽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