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才是好婚姻的标配?

(2017-08-19 22:34:39)
标签:

情感

好婚姻的标配

没有爱情的婚姻什么样

梁家辉和江嘉年

我的前半生

一百多年前,托尔斯泰就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男一女心动情起,想要终身相依,于是用法律形式将彼此固定为合法伴侣,携手走进烟火人间里去。从此柴米油盐鸡零狗碎,快乐和悲伤都异曲同工。

或许不存在标配一说,但好婚姻却有规律与共性。


深爱对方的真情

没有爱情的婚姻什么样?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或许是最有资格的回答者。

这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二人缔结连理,并非因为两情相悦,而是源自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

鲁迅的母亲在选儿媳时,挑剔着性情品格、关注着女红厨艺、计算着家境条件……诸多考量因素,但爱情不在其中,它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

因为人们认为婚姻无非就是两个人过日子,“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其社会意义远远高过情感价值。

后来怎么样了呢?

鲁迅视朱安为“母亲送的礼物”,又与许广平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朱安却在有名无实里凄凉一生,丈夫去世后,只能把自己自嘲作“先生的遗物”。

从礼物到旧物,等了一辈子,熬了一辈子,毁了一辈子。

总有人嗤之以鼻,嘲笑嫁给爱情的不切实际。但我认为,爱情这个抽象词汇,会折射到婚姻里的具体细节里,深刻影响婚姻质量和生活品质。

因为那种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内心感受,能够支配夫妻双方的言行举止。所以,鲁迅不会与朱安挽手而行,应该也很少相视而笑。



同甘共苦的决心

第一次看到梁家辉和江嘉年的故事时,猛地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我佩服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 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相识之初,梁家辉因在大陆参与电影拍摄而被台湾地区封杀,不得不靠着摆地摊艰难度日。彼时的江嘉年家境优越、年轻貌美,她钦佩梁家辉的勇气,也倾慕他的才华,便不顾封杀令,义无反顾地邀请他参与广播剧录制。

当时,江嘉年是香港唯一一个敢给梁家辉工作的人。

后来他们相爱了,在所有人的诧异目光中注册结婚,婚礼预算仅为八千港币,只够买一枚钻戒,订一间蜜月套房,再吃一顿豪华晚餐。

幸运的是婚后不久,封杀令解除,梁家辉四处奔波,拼了命去拍戏赚钱——为了不孤辜负低谷期陪伴左右的妻子江嘉年。

可就在他大获成功,名和利都滚滚而来时,妻子却得了重病,大量激素药物的应用使得江嘉年身材臃肿面容憔悴,再也不复往昔的娇美模样。

我们看到的是梁家辉始终牵着太太的手,一脸的温柔笑容,从不在乎旁人的异样眼光。就像十几年前,江嘉年不顾一切地嫁给了只有八千块港币的梁家辉。

婚姻的必要之处,在于它用法律形式将责任和义务固定下来。但在真心相爱的人眼里,不离不弃和同甘共苦本就是共识,无需法律约束,也不必道德捆绑。




基本契合的观念

在《我的前半生》里,编剧安排了一个一位名叫“老金”的老好人出场,接送、做饭、擦油烟机、修花洒样样能干。

年纪是大了点,样子也老了点,但有车有房温柔体贴,倒也无可挑剔。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罗子君经历狂风暴雨后的温柔归宿,甚至罗子君自己,都将老金默认为了继任丈夫。

让人意外的是,这即将到来的水到渠成与瓜熟蒂落,会被一件衣服毁灭。

罗子君陪着老金去参加朋友聚餐,她精心装扮,穿了价格不菲的裙子和风衣。可老金觉得这样的打扮太过隆重,而自己的圈子不过是些普通人。他要求罗子君跟自己一样,以随意的衣着示人。

结果罗子君断然拒绝,两人不欢而散。

一夜思索之后,罗子君将老金移出了候选人之列,这段人人看好的关系就此落幕。

吃饭穿衣处处不合拍的两个人,必将会在同吃同住后遭遇更大的不和谐。

许多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里,正潜伏着无数争吵、妥协、委屈与不甘,它们都有可能把婚姻推到万丈深渊里去。

三观不同,最好不强制相容,迁就与退让不该成为婚姻常态。毕竟我们结婚的初衷,是求好和向上。




各自独立的能力

中国有句老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长久以来,婚姻都被当作女性的衣食获取途径,无需亲手打拼,便能丰衣足食。

但这绝对不是一男一女相处的最佳状态,依附的一方看似得利,实则处于弱势地位,随时都有可能被驱逐出虚假的舒适区,沦为不被怜悯的受害者。

世间任何一种能够持续且优良发展的关系,都以各自的独立、相互的关爱为前提,夫妻关系也不例外。

而这种独立是全方位的,经济之外,还包含精神和心理。

刘若英说:“最好的夫妻关系,就是在枝繁叶茂的同时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她先生和一起出门,两人去的却是不同的电影院,看的也是不同的电影。回到家,各自向左走向右走,因为他们有各自独立的书房卧室,能共同交流,却互不干扰。

我们常常被灌输夫妻一体,便误以为不分彼此才是恩爱的最高境界。但事实上,婚姻是独立个体的吸引靠近,而非打碎自己嵌入对方的生命。




彼此包容的胸怀

围城里的风景大同小异,被柴米油盐消磨掉的,是家家户户的举案齐眉。

他并非一无是处,他像世间的任何一个普通男人,优点与缺点并存,长处与短处齐飞。

事实上,老公眼里的女人们,也毁誉参半,时而像仙女下凡,时而如恶魔附身。

人性本就复杂,更何况是吃喝拉撒全都搅和在一起的饮食男女?日日相对夜夜相拥的亲密无间里,滋养着夫妻恩情和爱意,也滋生着嫌隙和龃龉。

而在婚姻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渴望对方成为完美伴侣,却放纵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毕竟谁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以法律形式认定彼此,便意味着接纳对方的全部。漫长的烟火日子过下去,需要爱情之外的智慧、耐心和容忍。

完美的婚姻,从来都是两个不完美之人的相互包容与成全。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