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格格生活日记
孙格格生活日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16
  • 关注人气:7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式说话术:把说话变成游戏

(2016-05-24 22:36:37)
标签:

日式说话术

三明治法则

恰当回应

增进了解

称赞对方

有人说,善言者走遍天下。
如今,不会说话而苦恼的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与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简单说话术最有价值的一点,也许不是教你怎样说话,而是告诉你,说话可以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甚至是一种只要按理出牌,就颇见成效的游戏。
 

自我介绍
三明治法则:
❶说名字+一句话解释名字特别一些的解释会令人印象深刻+复述一遍名字
❷ 描述性格时不要简单概括,加入一些有趣细节会更引人注意。
 

初次搭讪
❶ 开场白落落大方。拿出旅行时跟陌生人问路的勇气来!
❷ 言简意赅。啰唆太多会令对方一时无法整理信息,引起交流障碍。
❸ 先观察对象。将对方观察得越仔细,越能了解对方擅长或是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在交流中产生制造共鸣。
❹ 征询式。“ 请问我可以坐你旁边的座位吗?”“ 方便的话一起吃吧?”“你也喜欢××× 吗?”
❺ 姿势。与陌生人搭讪要注意姿势。手交叉抱于胸前,或是双脚交叉站立都不利于打开对方心扉。
❻ 元气十足。语调最好比对方还要略高一些,给对方一个易于亲近的印象。



约会见面
❶ 察言观色。对方情绪并非特别高涨时,自己也不要过于亢奋。
❷“ 表情美人”修炼。平日对镜子训练自己的笑容,观察自己何种表情最有魅力。
❸ 聊天时凝视对方的眼睛也十分重要,如果注视别人令你感到局促,也可以看对方的衣服或者桌子。
❹ 语速不紧不慢,语调不抑不扬。不过,试图劝说别人时,较低的语调更有说服力。
❺ 胡乱地搔弄头发和衣服等会令对方不安。手部举止优雅沉着,会给对方一种安心感。
❻ 当被提问时,不用立即应对,默数2秒之后再开口,会给人较为沉稳知性的印象。



闲聊魔法
❶ 找到与对方的某个共同点,越具体越好,就此展开话题。
❷ 找到并记住每个人的“ 偏爱话题”——只要聊起就绝对能令对方兴致高涨的某个话题,并制作一套自己的人脉网络的“偏爱话题导图”,随着对每个人了解程度的加深,还需不时地将“导图”升级。
❸ 有时效性的当下热点话题,应及时运用。
❹ 分享近来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❺ 话题停滞时,糖果是神奇助手。掏出一盒糖果与对方分享的同时,一些轻松的话题也会自然而然地展开,氛围也会瞬间变得愉快。除了糖果,随身携带一两个新奇有趣的小玩意也可作为此种场合的调节道具。
❻ 不要错过打车时与司机闲聊的绝佳练习机会。出租车司机往往知道许多逸闻趣事,有时能从他们那里收集到不少有趣信息。
❼ 将1 个话题发散为10 个话题。其实不难,只要仔细留意每个话题的细枝末节,再将其延伸。
❽ 平日里练习闲聊技能的最佳对象依次为:1. 中年阿姨 2. 怀抱婴儿的母亲 3. 遛狗的人。



恰当回应
○ 日本人很重视在聊天中对对方话题的回应。回应也需技巧,不是一味地点头摇头、呵呵傻笑就可以。单调的反应会令人感到你没有用心倾听,或认为你是个无趣的人。
❶ 同意:“没错,就是这样!”“原来如此。”言语无法表达时用赞同手势,如竖起大拇指。
❷ 同情:“好可怜。”“真遗憾。”“太过分了吧!”
❸ 惊讶:“真的假的?不可能!”“了不起!不愧是××× !”“什么?居然会这样!”
❹ 展开:“然后呢?”“所以呢?”
❺ 疑问:“为什么呢?”“是怎么回事?”
❻ 转换:“这么说的话⋯⋯”“话说回来⋯⋯”“你的话让我突然想到⋯⋯”

NG
❶ 消极:“其实不怎么样啊。”
❷ 挑毛病:“难道不应该是××× 吗?”“但是⋯⋯”
❸断言式:“那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❹断章取义:“啊,我知道!就是那个XXX 吧。”
❺中途打断:“哎,你听我说,我最近呢⋯⋯”



增进了解
❶ 想向对方了解的内容,自己率先提起。
❷ 直接表达好感。直接表明想多了解对方,如果对方恰好是较开朗的社交型人格,就会觉得你是个直爽有趣的人而产生好感。切记在了解对方的时候要抛开成见,对对方说的内容不戴有色眼镜,尤其是自己不甚了解的领域更要虚心倾听,说不定反倒为自己打开一个新世界。
❸ 对方发起的询问,尽量具体回答。

NG
❶ 刨根问底。
❷ 质问语气。
❸在无趣的问题上执着太久。
❹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异性提过多问题。有可能被对方误解为你对他“格外关心”。
❺NG 问题: 收入、学历、婚姻、家庭背景; 女性的年龄、身材、孕史等问题;对方如说“有事”,不要主动探寻是什么事,除非对方有主动告诉你的意愿;一些女性还会反感被人询问自己身上物品的价格,品牌可问,但除非对方主动提及,最好不谈价格。



称赞对方
❶ 对不太熟悉的人,可先从称赞他(她)的“品味”“审美”“气质”“谈吐”等显而易见的地方开始。而对方的“涵养”“家族”“工作”“人生阅历”“性格”等,就等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夸为妙。
❷ 与其称赞对方身上的物品,或对方令人艳羡的工作,不如称赞对方能够选得美丽物品的好眼光,和一番事业背后的努力。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去夸奖对方光鲜表面背后的品味与付出,这才是真正动人的称赞。
❸ 抓住对方的某一亮点真诚夸赞,远比将对方的全身上下乱夸一气要好,后者反会给人以“ 世故”之感。
❹ 将对对方的称赞说给第三个人,说不定哪一天你的美言就会传回给对方。反之,不要向对方提起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虽然这负面评价并非出自你口,但由你说出就等于冒犯了对方的尊严。
 


接受称赞
❶ 只需笑着回答:“谢谢,我会继续努力。”并且不要立刻回夸对方“你也很棒”之类的话,效果并不好。
❷ 被上司或前辈夸奖,要说“谢谢,多亏您的指教”。
❸ 被近来工作不顺的同事夸奖自己的不错业绩时,考虑到对方复杂的心情,最好不要过于谦虚,直接回复“谢谢,我也很开心”就好。
❹ 不要草率回答。对方夸你的裙子好看,你却说:“ 是吗?很多年前买的旧裙子了,正想着要不要扔了呢⋯⋯”有时这种回答令人扫兴。
❺“ 没有的事”“差远了”等过分自谦的措辞也不太合适,不如说:“其实没您说的那么好,不过被您这么一夸,感觉自信多了!” 这样对方听着也会开心。
❻ 勿忘幽默。“包包好漂亮!这么贵,你还真敢买呢。”“ 和我很配吧? 快说它和
我很配!”“ 衬衫真不错,很贵吧?”“ 不是很贵。是超级贵!”幽默永远都是化解尴尬的良药。
❼ 借别人的称赞内容引入新话题。既回复了赞美,也开始了新的聊天话题,一举两得。



邀请别人
❶ 给对方拒绝的余地:比如约别人时加上一句:“如果你有空的话⋯⋯”“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❷ 个别情况强势邀请:很想约对方时,可直接说:“下次一起去吧!”“下周你哪天有时间?一起去吧!”还可补充一句“真想和你一起去啊”或“能和你一起去的话一定很开心”。
❸ 牢记“4W1H” 原则,约人时应向对方传达这些信息:What,When,Where,Who,How much花费预算。
 


有事相求
❶ 职场中的“80%”原则: 对上司或同事有事相求时,请务必表示出自己已做了80% 的尝试和努力,但仍有一部分无法做到,因此需要帮助。
❷ 请求上司或同事帮忙的关键词是“信赖”和“尊敬”,要向对方传达出“因为相信您有实力帮这个忙,所以才想拜托您”。
❸ 对友人的关键词是“特别”。“这件事本不想跟别人说的,但因为是你,所以⋯⋯”令对方感到自己对你来说是“特别”的存在。
❹ 跟男友的关键词是“撒娇”。东西很重提不动时,与其抱怨“好重啊”,不如直接对男友说“帮我拎一下好不好”;没收到男友短信,与其质问对方“为什么不给我发短信”,不如撒娇地说:“每次收到你的短信都好开心。”
❺ 当对方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时,不要迅速回答“没关系,我可以”,即使不需要帮助也应先说“谢谢,有问题会请教您”;对方说“今天我请客吧”时不要立即回绝“不用”,而是先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并非刻意示弱,而是用令对方更有面子的方式婉言拒绝。



鼓舞友人
❶ 尽量引导对方说出烦恼,并顺其意说话。但要避免再触及对方痛处,更不要试图让对方在此时反省思过,等他她从低落中走出自会开始反省。
❷ 分享自己的痛苦经验安慰对方。
❸ 善用沉默的力量,比如给对方一个安慰的拥抱。
❹ 真诚鼓励,帮助对方找回自信。
❺ 对不算特别亲密的友人,应避免使用过激言语,也不要说“这样都不像你了”类似的话,容易令对方产生“你很了解我吗?”的抵触心理。



转换话题
❶转换话题的关键是要“不动声色”。
❷ 关键词转换。利用对方刚才提过的某个关键词巧妙转换。配合略微夸张的动作与表情更显自然。
❸ 动作转换。如猛一拍手、突然翻包、上厕所。



提前离场
❶ 实话实说。当有合理的原因时,实话实说是最佳方法。
❷ 开始使用过去时措辞,如“今天过得真开心”“今天多谢您了”,更高明的是开始与对方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等。
❸ 先体贴地问对方:“有点晚了,不要紧吧?”“聊得太开心都没发现已经到现在这个时间了呢,没耽误您接下来的安排吧?”
❹ 手机提前设置定时闹铃,手机一响就装作接到紧急电话,告诉对方自己不得不先回去。
❺ 先离场时,记得向留下的人表示歉意。



体面道别
❶ 道别时尽量表达一下当天的感受,如“那家店的甜品还真好吃”。
❷ 挂电话时,等待对方先挂断。
❸ 从自家送走客人时,尽量别让出去的客人听到你在身后关门的声音。
❹ 微露不舍之情。如在临别时说:“下次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呢?”“要保持联络哦。”等



拒绝邀约
❶ 不必盲目道歉。当你没有义务参加对方邀请的活动时,无须道歉,只表示遗憾即可。这种情况如果道歉,反而有可能令对方不舒服。
❷ 不论如何拒绝,首先应感谢对方的邀请。
❸ 温柔细致地叙述拒绝理由,慢慢给对方一个被拒绝的心理过渡。
❹ 拒绝工作委托时可说:“这个委托我如果接受了,可能反倒会给您添麻烦。”“有没有其他我真的能帮得上忙的事呢?”“在这方面实在不擅长,真的不好意思接受您的委托。”总之要体现出:你的拒绝是为了对方着想。
❺ 提出第二方案。比如对方约你这周末去玩,如不能去,可向对方提议下周末去。
❻ 措辞暧昧。如:“目前是没什么安排,不过到时会不会突然有什么事也说不准⋯⋯”



发生争执
❶ 先退一步海阔天空。向对方表示:“如果刚才的话令您误会,十分抱歉。”“抱歉是我言辞不当,其实⋯⋯”
❷ 忌用命令式。
❸ 即便是对方的错,即便再生气,也别在人前对对方发火,始终记得给双方都留一些尊严。重点应是向对方传达“希望你下次能⋯⋯”,“希望你能改善目前的局面”。
❹ 意气用事之前,先做深呼吸。
❺ 若跟熟人争执,不要太过严肃,穿插一些幽默效果更好。



建言献策
❶ 最关键是时机。不是挑选自己有空的时候,而是注意观察对方合适的时机与场合。
❷ 做出商量与请教的姿态,而非开门见山地发表意见。
❸ 叙述想法之后,将选择权和判断权交给上司,令其感到自己也参与进这个想法,且具有决定权。



公共场所
○ 据说那些能和店员、服务员自如交流的人,身上经常散发出一种令人愿意与之亲近的奇妙气场。比如在旅店退房时,向店员说“给您添麻烦了”,并加上几句简单的感想与感谢。如果对旅店有不满的地方,可以说“给您添麻烦了。只是,如果在⋯⋯方面能更加⋯⋯一些,会更喜欢这里。还会再来的,谢谢你们。”退房时一句“谢谢”都不说就走的大有人在,然而,将住宿感受与感谢表达出来,其实是为自己的旅行体验画上一个美好的句点,至少回想起来不会有所遗憾。

(谢谢朋友们对孙格格的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