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成为更好的老师》有感

(2024-01-31 09:40:32)

每每谈及要做一个怎样的老师的话题,我曾经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好老师”就好了,把书教好,把学生带好,不出错就好。我想不起来那是哪一天,王维审老师的新书《成为更好的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静悄悄地送进学校的每一间办公室,放在了每一个叙事者的办公桌上。有了孩子以后,我很认真地设想过这个问题,我的孩子迟早也是要步入校园的,作为家长,我会希望他遇到一位怎样的老师呢?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可以遇上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而当我冷静下来看到自己,稍稍静默了一瞬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原来我也是一个老师。

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问心》,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那个名叫林逸的年轻人,不就是为了给罹患心脏病的父亲最切实有效的救治,而选择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心脏内科医生吗。我想,这就是我该给出的答案了——作为老师,同时也是父母,我们首先要成为能令自己信服的老师。

今年是我做班主任的第10个年头了,去年我也交流到了我们同区的另一所小学——黄桥实验小学,接手了当时的五4班,自此,我遇到了10年教学生涯中,最是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一群孩子。

4班的孩子们是之前的马老师从一年级起就一手带上来的,他们跟马老师有很深的感情,新学期报名的那天,面对站在讲台上对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我,其实很多孩子当下是难以接受的。我还未来得及介绍自己,底下就有胆子大的同学直接向着讲台上的我发问:马老师呢?马老师不教我们了吗?一言既出,底下许多原本就已经在心里犯嘀咕的孩子马上就直接在面上互相聊开了,他们之中有的人还边说边用好奇而又审视的眼光往我这边看。那一刻,我马上意识到了,要让这群孩子接受我,恐怕是个难题。

我这人做起老师来,没啥别的大优点,就善于共情。现在我就很能理解他们,好不容易磨合好的老师刚刚走了,又来了一个看起来也不年轻了、脾气也不知道好不好的老师,就好比花四年练了一个高级别的游戏账号,一夜之间积分全部清零,这换谁能乐意。不过我又想,孩子重感情是好事啊,只要我对他们用心,他们迟早能感受到的。

当时还是五年级的第一学期,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要教会学生用有序的语言介绍清楚一种事物,或者讲明白一个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因为我是刚刚从六年级“回流”的,我对六上的一篇课文《竹节人》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某个下午,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要“假公济私”的念头——我要在语文课上好好地带这帮孩子玩一玩!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搜罗起了做竹节人和斗竹节人的小视频,又找到了一份图文并茂的竹节人的制作说明,我帮每个孩子都打印了这份制作说明。当天临放学前,我给全班布置了一次特殊的语文作业。我先把搜集到的斗竹节人的视频往教室一体机上这么一播放,这群家伙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在黑板上列好了制作材料的清单,考虑到取材和实际操作的难度,我要求大家回去对照材料清单和制作说明,自己动手做一个吸管版本的竹节人。

令我惊喜万分的是,第二天的语文早读课上,当我让孩子们把制作的竹节人都亮出来的时候,他们拿出来的竹节人有的身披披风像个威武的大将军、有的手持一柄牙签做成的长矛,威风凛凛,甚至还有孩子发挥了奇思妙想,用鞋盒子给竹节人做了“战场”,两个孩子各自牵扯着自己竹节人上的引线,双方的竹节人,就能在这个“战场”大战好几个回合。那天,我毫不吝啬地抽出了一整节语文课,让还没学会制作方法的孩子,在其他小老师的指点下,重新学习怎么剪零件儿、怎么穿线儿,又让已经做好了竹节人的孩子们,在众目睽睽之下,酣畅淋漓地斗上一场,过足了打仗的瘾。那节课,不断地有孩子喊我,汤老师你帮我看看,这个线可不可以这么穿?汤老师汤老师,你快来,你看我的竹节人帅不帅!汤老师,下一局你要喊我们这组上去斗竹节人了哦……就这么听着他们一声声的呼唤,我觉得和这帮孩子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当然了,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容易就被收买。就拿小G来说吧,我在2023这一年的教育叙事当中就不止一次提到过他的名字。初见他时,他的个子就已经比我还高了,他很能吃,每天的午餐都要去窗口再添一次饭;他很结实,好像总有用不完的力气,五年级第一学期,他就凭一己之力把我们这层教学楼男卫生间的门板卸下来两回。刚接班的头两个月,我就发现他很情绪化,也不服管,我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回馈我一个白眼,有时候甚至是一串白眼,嘴里还要小声地骂骂咧咧。这要是搁从前、我新教师暴脾气的时候,我非得跟他好好battle一番,但是如今的我,深知当我们面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学生时,硬碰硬是解决不好问题的,尤其是像小G这样情绪化比较严重的孩子,针锋相对只会让他沉溺在矛盾的形式之中,更加无法跳脱情绪的束缚,看到矛盾的本质。我就尽量与小G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冷不热地相处着,慢慢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去靠近他,让他好好认识我。

日子一天天地过,机会说来就来了。那是某一天快要放学的时间,班长急吼吼地来办公室喊我:“汤老师你快去看看吧,小G把自己的脸都要抓烂了!”我来不及多问,马上往教室里冲。冲进教室的瞬间,我就看到在小G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的前胸和肩膀因为情绪激动而不自然地剧烈起伏着,他的脸庞半埋在胸前,似乎不想让大家看到他的脸,有人喊了一声“汤老师来了”,他下意识地稍稍望向了教室大门的方向,但还是把脸埋得低低的,这下我看到了,他的脸涨红着,两边脸颊上的血痕无比扎眼。小G座位的周围,许多孩子已经拉开了和他的距离,他们有的战战兢兢地站在过道里,有的斜坐在座位上,身体紧张地缩着看着小G的方向。大家都知道小G的脾气,此刻他很不冷静,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敢靠近了。我飞快地整理了一下思绪,马上让课代表们该问作业的去问作业、组长们该发作业的继续发作业,其他同学该干啥就干啥,大家都各司其职。看原本围观的吃瓜群众们都走开了,我径直走向小G的座位,伸出手,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跟我一起出去。他一开始并不想理我,故意抽回了被我碰到的那条手臂。我也不生气,低下头在他耳边轻声说:“我带你去没人的地方,跟我来。”或许是“没人”这个条件吸引了他,他果然起身跟我走出了教室。

我带他走向了第一栋教学楼的一间科学教室,在那里,有水池可以洗脸,有桌椅可以坐着聊天。小G慢慢地放下防备,他告诉我,他下午跟他最好的兄弟小W吵架了,他已经道过歉了,但小W不肯跟他和好。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小W原谅自己,一时激动才做出了伤害自己的事。他边说,豆大的泪珠边沿着他依然红着的脸颊淌下来,我看得出,他是真的在意自己的朋友。后来,我出面帮小G和小W组织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不再赘述。其实,俩孩子所谓的矛盾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甚至无需我过多调节,我在旁边看着他们把话说开了,俩人马上就和好了。说来也是,当了妈妈以后才想明白了那些关于孩子的道理。孩子就是这样,对他们来说,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维持有限的快乐,就是最重要的事。那些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或许就是他们的小小世界里,天大的事了。

后来的一次小作文里,小G专门写了一段话给我,他说,汤老师,其实一开始,我挺讨厌你的,但是后来我发现,你会认真听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后来我就不讨厌你了。

我在《成为更好的老师》这本书里看到王维审老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呈以真心,示以真知,授以真爱。真心、真知、真爱。是啊,不管是谁,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这样的老师,将会是莫大的幸运,我不敢说一定能不折不扣地成为这样的老师,但,我至少是有个好目标了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