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线带班》有感

(2023-03-31 13:46:48)
最近在看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初识管老师是那一次他来我们望亭中心小学讲作文课。
说起管建刚老师总是倍感亲切,他也算是国内小学名师队伍中,距离我最近的一个了吧,管老师就是咱们苏州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也有幸见过本尊。他在语文老师圈子里名气是很响的,我构思学科作业的时候也是对照着他的《家常课》来参考,之前上作文课,也是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他的很多示范课……总之他为我们语文老师带班和教学都提供了有很多帮助。

就像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到的,这本书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全”“实”“妙”。《一线带班》介绍了管老师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实”,是“实用”。很多方法都是可以拿来就用的,而且效果还不错。就像管老师在“抓家长”中提到的,在和家长沟通要尽量从正面方面着手。
这一点结合我今天刚刚处理的一桩学生矛盾事件再来说,共鸣太强了。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表现非常糟糕,三天两头就要犯点事,每次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很无奈,表示该用的方法用尽了,不见效。今天跟涉及学生事件的双方家长聊完,我把这个喜欢惹事儿的学生的妈妈留了下来,刚才的谈话中,妈妈表现得虽然十分通情达理,给了对方家长满意的答复,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责备和诘问,我意识到了问题。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努力找到这个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让她意识到无需这样打压孩子,来伤了孩子的心。并非一切犯错都是以恶意为开端。孩子妈妈若有所思地回去了,吃饭的时候我收到了她的回信——我要好好思考一下我和我儿子的交流方式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当老师言传身教的魅力吧,对家长的,也算。
“妙”是“巧妙”,一个个小妙招,既管住了学生,又拉近和家长的距离。而在第二篇序言中,徐秋凤老师又用了三个词语概括:“亲和”“新鲜”“冲动”。毫无疑问,管老师是亲和的,学生都是喜欢他的,所以管老师制定的一个个规则他们都会认真遵守。有时候真的想看看,管老师的脑袋里到底有多少奇思妙想,他怎么能紧张的备课、研课之下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出层出不穷的好点子管理班级。再看到最后一点“冲动”,心里大概明白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热爱吧。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去用心琢磨。
前面的内容看得我热血沸腾,但看到后面的“抓作业”“抓基础”等又觉得有点烦琐。很明显,管老师在班上已经有了一套加减法制度,这也是很多小学老师都在运用的方法,但远没有管老师写的这么详细。
其实我心里明白,只要照着做,对我自己管理班级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内容太复杂了,而且也不是完全适合我们班,所以我就有点不想看了。后来才明白,这其实就是我在犯懒,因为哪怕的照着做,取得的成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我居然已经如此功利了,一边埋怨现状,一边又不愿意去改变。刚开始当老师时,对于这个职业有太多美好的想象,误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学生改变世界,当了几年后才明白,要当好一个老师,远没有那样简单。
我能做的,只有不断去汲取前辈的力量,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当然不容易,但既然已经站在了这个位置上,那就要无愧于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