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着对我说
(2024-04-20 17:58:41)“老师,老师,小于把鑫宇的眼睛打流血了!”
课间,悦悦急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嚷道。
一听眼睛流血了,我忙带着他要往教室去:“什么情况?他们俩人呢?”
“鑫宇就在外面,小于他不肯来,他们正在把他拖过来!”悦悦说完便跑出去把鑫宇拉到我面前。我一看,果然,下眼皮的最上方,有一条两厘米左右的血痕,正在流着血,不知是疼还是害怕,那一双眼睛里泛着眼泪。的确,如果再往上哪怕只是稍微一丁点儿,那准会伤到眼球,后果……“快,快,快,我带他去医务室。”没等我发话,悦悦又匆匆说到,边说便拉着鑫宇要走。“等一下……”我还没说完,悦悦接着说:“我带他去医务室……”“不用你带过去,你去把小于叫过来,你们俩都站在办公室等我,我自己带他去医务室!”不用猜都知道,说是小于打的,他们三个人肯定一个都跑不了。
我牵着鑫宇去医务室,路上,他沉默不语,微微抽泣着。到了医务室,校医一看,听到她说“伤口不大,没事的”,顿时才觉得松了一口气。她拿棉签帮他吸卷伤口上的血渍,我却是看也不敢看,想想都觉得会疼,忍不住转过身去,不禁唠叨起来:“你自己看看多危险,要是再往上一点点,眼睛都要看不见了!”或许是真的疼,或许是怕,校医擦拭的时候,他会往后躲,我闭上嘴,轻轻托着他的头,这时候,还能说什么呢……
清理好伤口,鑫宇明显好多了,连走路的样子都似乎要跳起来,我知道,他又回来了。“害怕吧?”“不怕。”他摇摇头。“那你刚刚为什么哭?是因为疼吗?”他点点头。原来,只有我害怕啊!
到了办公室,小于和悦悦已经站在那里。我坐下,对着小于问道:“怎么把鑫宇的眼睛抓破脸了?”“我没有!是他们……”“不是,是小于……”小于刚一开口否认,悦悦就忙“纠正”。“停!我问你了吗?”我喝到!让悦悦站到一旁去。这边,小于刚开口没说两句,鑫宇又插嘴补充,各执一词,我说:“你们都不要说了,每个人拿张纸写下来吧!”没过多久,三个人都写好了,事情的大概就是下课玩撞击游戏,谁被撞倒了谁就输了。胖胖的小于被鑫宇撞倒了,然后两个人就打起来了,然后眼皮就被抓破了——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但我还是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鑫宇的妈妈看到图片,知晓了事情原委后,回复我说:“老师,没关系的,肯定是鑫宇不听话。别的孩子没事就好,我知道他的,调皮。”小于的妈妈说:“老师,是谁先动手的?如果是小于,那他真是太不像话了!如果是别的孩子,那他也他不知道轻重了!这孩子,真的是!太不像话了,这次我一定要狠狠惩罚他!”看了两位家长的回复,我既觉得舒心,又觉得语塞——遇到这么明理的家长,我还能说什么呢?
转而又问三个孩子:“你们说这件事怎么办吧?你看鑫宇的伤口,差一点就要伤到眼睛了,万一失明了,你们阿是要养他啦?”“嗯!养!”小于竟一本正经地点头,而他这种看似很认真的态度,却让我生气——你靠什么养呢?可另外两位呢?却被他逗乐了,两个笑,三个笑,然后控制不住笑成一片……我静静地看着他们笑,笑,笑……
他们开心了大半节课,最后,彼此都忘了受伤的事,可能也忘了说好的“彼此不再在一起玩”的要求与承诺。
看着他们三个笑着牵手离开的样子,我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伤心。很明显,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也不知道玩耍、好朋友之间的边界是什么。其实,不仅他们不知道,可能他们的家长也不知道。任何人之间的交往,必定是有一个界线的,哪怕是再好的朋友,都不应该越界。在我看来,孩子之间的玩耍,确实不应该想太多,追究太多,但也不应该一味地认为孩子之间的相处没有大事,只需要道歉即可。比道歉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真正明白,这件事背后的伤害,即使是“不是故意的”,也会带来“追悔莫及”的影响。
当你笑着对我说的时候,你会不会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