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读后感

(2022-05-31 15:21:56)

自踏上工作岗位后,接触了许多孩子,见证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慢慢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尤其在面对特殊学生时,更常常深切地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懂得一些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2017年,我自己做了妈妈,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看着眼前那个小生命一天天长大,心里更是常常涌起“教育的恐慌”,生怕自己把孩子教“坏”。因此,得知本月共读书目是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时,我的心里是有些窃喜的。翻开书,在序言得知这本书的内容大多源自于陈鹤琴先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心里又不由地燃起钦佩之情——作为父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不难得到启示,好的家庭教育一定包含四个方面,即教孩子明白要做怎样的人;让孩子明白一个人该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优秀的家长应该懂得去开发孩子的智力;明智的家长一定懂得培养孩子的情绪。陈鹤琴先生在书中说到:“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幼儿是好模仿的,在婴幼儿期,孩子接触到的人或事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幼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和先生喜欢每天吃完晚饭玩一局游戏,女儿就在旁边看着,激动时咿咿呀呀地也要比划两下。后来有一天晚上,女儿睡前讲完故事仍然说不着,就自己玩玩消磨时间。我惊讶地发现,女儿靠在她的小抱枕上,两只手横握充电宝,几个手指不停地点来点去,还不时将充电宝举到嘴边:“听得见吗?你说,你说……”自己说完又把充电宝放到耳边去听。我一看便明白了——她在学我们打游戏啊!不知不觉中,连网游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娃竟被我们带得爱玩“网游”!我马上和先生说了这件事,我们当即决定,再也不在孩子面前玩了。没多久,女儿便也“戒了网瘾”,转而去做小老师,每天都要给小朋友们(她的玩具们)上一节课。即使后来进了幼儿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幼儿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的爱力深,相处时间长,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陈鹤琴在1937年发表的《怎样做父母》一文的最后提到的那样:“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在负有极重大的责任,惟有能好好教养儿女的人,才配得上做父母的资格。”作为父母,或许我们比孩子更需要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烦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