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烦恼

(2022-05-21 19:14:10)

线上课程上久了,学生们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的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参加线上学习,甚至专门为孩子配备了专属电子产品。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也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没复学前,通过平时和家长、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有几个孩子沉浸式上网。其中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有沉溺与穿梭在各个群聊天的。奈何孩子们在家,鞭长莫及。复学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在校时间相对较长,一天拥有电子产品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不禁长舒了一口气——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孩子们的“网瘾”。不过,“网瘾后遗症”却一时难以控制。

一个多星期的学习,我发现许多孩子上课提不起精神,坐在位置上也懒懒散散,我知道,居家太久,他们一时间难以适应,这很正常。可不正常的,却是那若有似无的“小动作”。或许是当班主任习惯了,尽管今年这个班不是班主任,我还是习惯常常到教室溜达,寻找“归属感”——其实我就是喜欢和学生一起聊聊,闹闹。一次课间,我发现一向好动的小畅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专心致志地看着什么,我慢慢靠近,发现他正专注地看着一本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还没等我走进看清,一旁的小琪像受到了什么惊吓似的,“啊”地大喊一声,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小畅的桌上抽走了本子。“什么东西?”我不解地问,两个孩子“嗯呢啊啊”地假笑着不回答,几个看热闹的孩子戳穿他们:“是小琪写的小说。”额,原来如此。“能给我看看不?”我问。小琪摇摇头。“好吧!”既然作者不愿意,我怎么能勉强呢?我叮嘱小琪,要注意创作的时间,不要上课偷偷写,学习任务完成后才可以写。小琪欣然答应。

写小说还不算什么,至少是文学创作,我安慰自己。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传纸条“蔚然成风”。退一万步讲,传纸条也就算了,可纸条上的内容……

那天早上,我看孩子们都在看课外书,就快步走过座位两旁的过道,赶着去做核酸,突然落笔的“铛”声和紧接着的纸迅速摩擦桌面的声音叫停了我的脚步。小毅快速抽离桌面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我盯着他:“什么东西?”他看着我,手却没有停下来,纸张变成了纸团,紧紧扣在拳头里。看到他的反应,我一下子明白,纸上有情况。

我看到那张皱巴巴的纸上的文字时,我整个人都懵了。

熟悉的字迹。是她——古灵精怪的她是老师们欣赏的好学生;个头小小的她曾经写过不少好文章,获得不少的奖项;性格坦率的她曾经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挺身而出,为她仗义执言。而今天,这张纸条上,她龙飞凤舞还不成形的连笔字,写得竟是那些连大人都难以启齿的文字!

13岁的他们,怎么会说出这些话?

下午,我还是忍不住,找来她交谈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那些语言,竟然是她从网络上学的。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她便学会了上网。尤其是现在网络作业越来越多,她接触电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除了在网上学习,她孩子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一些网页,了解的东西也渐渐地变复杂。

经过简单的调查,班上在网上行走的孩子很多。男孩子们以游戏为主,女孩子则是聊天,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看和自己明星偶像有关的一切。无一例外,他们中了网络的毒。他们在网络世界,与时俱进了,学到了新知识,却没能出淤泥而不染。纷杂的网络文化中低俗的,不入流的,不管他们理解还是不理解,照单全收,他们似乎比大人还要大人。

我想过最简单粗暴地戒毒方法,就是让他们再也不碰电脑。之前在班级中,我曾明确要求过,除非你真的特别需要使用电脑,如做网络作业,给老师发作文等,其他情况下,请不要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在家的时间我是无法掌控的。而最让我不知所措的,是一部分家长,虽然沟通了,但还是没法真正做到不让孩子玩电脑。

我也会想,还有一个月他们就毕业了,让初中老师去管他们吧!可每每上课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还没有长大,怎么能放任他们去中网络的毒?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想好好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头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