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火车站
(2022-04-16 18:21:45)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清晨的火车站,“哐当哐当”声随着锅盖面里的锅盖在冒着的热气里打转……
那一年,我九岁。镇江站广场彩色的旗帜迎风招展,广场上、车站内、站台上人山人海,远远的就可以听到火车驶过“铛铛铛铛”声。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我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母亲,一只手紧紧捏着淡粉色的票。那时的站台,是灰白的石阶,那时的火车多是绿皮车,绿色的车身配上黄色条带,清新又鲜艳。站台上卖零食的小贩,趁着列车停靠的间隙,穿梭在在人群中叫卖,响亮的声音回荡在古老的站台,萦绕在狭长的车厢,淹没在从车船探出脑袋挥手告别的深情中。从镇江到南京,七八十公里的路程,在“铛铛”声中度过,两旁山石走过,绿树走过,房屋走过,汽车也走过,悠悠然一个小时,终于在半醒半昧中到站。揉揉迷迷糊糊的双眼,原来,车马很慢,火车也很慢。
那一年,我二十岁。镇江站换了新貌,挺拔的钟楼安静地伫立,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圈住一个又一个离别的情绪。这一年,我要去千里之外的长沙读书,父母把我送到车站,在广场上一遍又一遍叮咛。记忆中的绿皮车有了不少伙伴,K字头、T字头、Z字头,它们长得相似又有不同。从镇江到长沙,需要一路火车到株洲站中转。哐当哐当近18个小时的车程,足够让我好好认识它。依旧是狭长的车厢,变得整洁多了,蓝色的座椅背靠背整齐排列,固定在座位一边的小桌板上,或放着各色吃的,或伏着疲倦的乘客,或撑着看向窗外的游子……比起古老的火车,就连K字头的普快,也有了空调。曾经叫卖的小贩,依旧会趁着列车停靠的间隙,迅速地爬上车,推荐各站的美食,唤醒一个个沉浸在旅思中的乘客。记忆中的火车很慢很悠长,而今的长途普快,却多了几分疲倦与拥挤。漫长的路程,几十个站台,不同长短的停留,送走一群群,又迎来一群群。逢到节假日,车厢过道上、车厢连接处满满的,都是人,时起时站。或许是“同是宦游人”的缘故吧,亦或许是路程太多漫长的等待,如果你没有买到坐票,也不需要担心,因为总会有人战起来给你让个位置,让站着的你得到一些休息。这时的长途火车,让你累并幸福着。
那一年,我二十三岁。火车的哐当声回响在耳畔,高铁已经开始飞驰在南京与长沙的千里之间,原本十八个小时的漫长的等待,变成三个半小时的午后时光。宽敞的的车厢,舒适的座椅,一人一张的小桌板,在这里,你可以沏一杯茶,它平稳到不用担心会洒翻;在这里,你可以捧一本书,它娴静到不用担心被打扰;你可以闭上眼睛,听着喜欢的音乐,感受它飞快地奔驰却不用担心会有颠簸……
从前慢,“哐当哐当”声随着锅盖面里的锅盖在冒着的热气里打转……
而今看,高铁呼啸,风一样地飞驰游遍每一处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