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考研语言学专业语言学概论真题模拟题回忆+答案
(2016-04-25 16:03:26)
标签: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上外研究生语言学概论真题答案高译教育历年真题 |
分类: 上外考研历年真题系列 |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 |
2016 年语言学概论 真题回忆版 |
一、名词解释(20*2’) |
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2、聚合关系 |
3、语法意义 |
4、语言类型分类 |
5、文字类型分类 |
6、语义 |
7、结构语言学 |
8、转换生成语法 |
9、语流音变 |
10、义素分析法 |
11、语体 |
12、异根 |
13、派生词 |
14、直接成分分析法 |
15、语言和言语 |
16、语义场 |
17、历史比较法 |
18、音位 |
19、熟语 |
1 |
20、语言的规范化 |
二、多项选择(10*2’) |
1.汉语一个音节可以有 |
a.1 b.2 c.3 d.4 e.5 |
2.就语言的共同来源而言,_ |
_同属一个语族。 |
个音素。 |
a.汉语和日语 b.法语和意大利语 c.西班牙语和希腊语 d.英语 |
和德语 |
3. |
属于言语修养的标准。 |
a.逻辑性 b.含蓄性 c.健康性 d.浅显性 |
4.Books 和 Rooms;write 和 right 涉及到下列 |
拼写法原则。 |
a.语音原则 b.形态音位原则 c.历史传统原则 d.辨义原则 |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
。 |
a.葆朴 b 拉斯克 c 哈利迪 d 沃斯托克夫 |
6.汉语体范畴包括 |
。 |
a.进行体 b.完成体 c.短暂体 d.未然体 |
7.下列语言属于分析语的是 |
a 汉语 b 意大利语 c 英语 d 法语 |
8.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 |
。 |
a 信号灯 b 旗语 c 上课铃 d 盲文 |
9.科技术语的特点是 |
。 |
a 单义性 b 描述性 c 体系性 d 理据性 |
10.下列语言有声调的有 |
。 |
2 |
a 古梵语 b 景颇语 c 泰语 d 韩语 |
三、填空(20 分) |
1.思维规律是全人类的,而语言规律具有 |
2.仿词的涌现,是 |
3. |
特点。 |
。 |
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试举一例 |
是语言分化的主要原因。 |
和 |
是音节的必要组成成分。 |
4.汉语语音体系中 |
5.根据语言功能特征的分类,普通话属于标准语,解放前上海使用的 |
洋泾浜语是 |
。 |
6.符号学术语 semantics、pragmatics、syntactic 分别相当于语言 |
学中的_ |
_、_ |
_、_ |
_。其中,_ |
_专门 |
研究语言单位同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 |
7. 我国第一部语义词典是 |
出了 |
念; |
的字书。 |
8.stood 中的“t”是发生了 |
9.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10. |
地 |
四、分析(20 分) |
1. “我喜欢晒太阳。”该句语流切分后有哪些词,并请说明附着的超 |
音段成分。 |
3 |
;杨雄的 《方言》提 |
的概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 |
音变。 |
和 |
统 |
语 |
、 |
言 |
学 |
发 |
。 |
。 |
源 |
三 |
大 |
、 |
传 |
2.分析干洗、推翻、青春、民族、医生 的义素特征。 |
五、问答(5*10’分) |
1. 汉语爸爸妈妈是 baba 、mama,英语是 father 和 mother,为什么 |
会有这样的差异?世界上语言为什么多种多样? |
2.汉字是否可以走拼音化道路 ? |
3.为什么我们可以分辨男人和女人的声音,大人和小孩的声音,结合 |
语音的知识分析。 |
4.语法手段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
5.新词产生、旧词灭亡的原因,举例说明 |
参考答案 |
一、 |
名词解释(20*2’) |
1.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 |
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 |
4 |
在空间的面上铺开。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
2. 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链条的某一 |
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 |
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
3. 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从一系列词、句中抽象出来的概括意义,是语法单位 |
在聚合和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如:“girls”表示的是复数的语法意义; |
the student is writing a letter 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单数的现在进行时。 |
4. 语言类型分类: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根据各语言结构体系的特征进行 |
语言分类,叫做语言的类型分类。类型分类可按不同的结构特征,把语言分 |
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按词的结构和词素关系的分类可分为 |
根词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按语法手段分类:综合语、分析语; |
按句中主要成分的词序分类:SVO(主动宾)型、SOV(主宾动)型、VSO(动 |
主宾)型;按侧重主语或主题的分类:侧重主语型、侧重主题型、主语主题 |
并重型、主语主题合并型。 |
5. 文字类型分类:文字类型指文字按其特点和所应用符号的性质加以分类。传 |
统文字学把文字分为:图画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但不尽完善。按符 |
号功用分类可分为语段文字、词符文字、词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 |
而这个分类方法比较科学。 |
6. 语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概括反应,同语音形 |
式相结合就形成语言单位。六十年代中叶,语义学获得大发展。语义可以分 |
为:词汇意义是语言单位的理性意义,具有客观性、概括性、相关性、民族 |
性和模糊性;语法意义是在词汇意义基础上的更大概括和抽象;修辞意义是 |
语言单位的主观评价的感情意义,包括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 |
7. 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 20 世纪初以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为基础的;认为语 |
言学的对象是音素和意义的关系,即形式,而不是音素和意义本身,即实体。 |
由此产生了音位学和结构语法学。其中音位学和结构语法学都可以分为聚合 |
论和组合论两部分。结构语言学主要有五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 |
派,美国学派,伦敦学派,莫斯科学派。 |
8. 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创始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应是 |
5 |
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语法就是对语言能力的描写。乔姆斯基的语法 |
规则系统由基础部分和转换部分组成。转换生成语言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
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修正的扩充式标准理论;支配和约 |
束理论 |
9.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 |
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
语流音变又可分为随位音变和联合音变。随位音变主要包括元音弱化、辅音 |
弱化、音的脱落;联合音变包括协音变化、同化、异化、元音和谐、变调。 |
10.义素分析法: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西方语义学开始使用的一种深入到词的内部 |
分析意义构成的方法。它借鉴了音位学上确立音位建立音位系统的方法,也 |
试图来分析一种语言的义素构成,来分析它的意义构成方式、结构及整体系 |
统。 |
11.语体:语体的形成和存在是社会交际需要的结果,使用语言的人每次都是在 |
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特定的目的进行交际。不同类型的言语环境各自形成一 |
系列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这就是语体。语体是在特定交际领域,通过有目 |
的地选择材料而历史地形成的、全社会接受的言语功能变体。 |
12.异根:异根是综合性语法手段的一种,是指用不同词根或词干表示相同词汇 |
意义不同语法意义的手段。词的不同词形由不同的词根表示。例如:good、 |
better 和 go、went 属于异根的语法手段。其他的综合性语法手段还有重音、 |
附加成分、内部屈折、重叠等。 |
13.派生词:派生词是根据词的构成方式对词的一种分类,是由词根语素和词缀 |
组合起来构成的词。根据词缀加在词根语素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前缀派生 |
词,后缀派生词等,例如反作用、作者、counteraction、writer 等都是派 |
生词。 |
14.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进行层次性的分析。 |
结构语法在分析句子时主张划分出最大的语素序列,使之有继续划分的可能, |
层层一分为二,一直分到语素。直接成分的分析基本都是二分的,在语法分 |
析中,只需要管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 |
义关系。 |
6 |
15.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的概念,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 |
通语言学教程》里提出的。语言是社会的、纯心理的;言语是个人的,心理 |
和物理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学的研究应以语言 |
为唯一对象。 |
16.语义场:语义场是包含共同义素的语义组成的场,如亲属场所包括的语义都 |
有[+亲属]这个义素。语义场内语义具有联系性:在一个语义场内,所有的词 |
义都相互联系,每个词义同邻近的词义相互补充。语义场具有层次性,显示 |
出语义结构体系性。语义场还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不是一一对 |
应的。 |
17.历史比较法:十八世纪末,历史比较法开始形成。十九世纪开始形成了历史 |
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法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历时层面的语 |
言现象进行纵的比较的方法,来寻求语言的亲属关系,划分出语言的谱系分 |
类。 |
18.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音所形成的概念,是线性切分的最 |
小音段,也叫音段音位。音位具有构成功能,作为最小的语音成分,可以构 |
成各种音组,成为词素和词的体现者;还具有辨义功能,作为语音的基本单 |
位,能够独立地区分词素和词的语音外壳。音位按区别性特征的对立就是辨 |
义功能对立或音位对立,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两个音才是不同的音位。例如汉 |
语中/p/、/ph/是两个音位,英语中属于一个音位。 |
19.熟语: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 |
立运用的词汇单位。但各词在语义上结合紧密,构成熟语的整体意义,表示 |
不可分割的概念,其语义联系表现为历史意义、潜在意义、限制意义、联系 |
意义等情况。熟语按其性质可分为成语、谚语、格言和警句、歇后语、俗语、 |
惯用语六类。按词义结合程度分为:组合性熟语、综合性熟语、融合性熟语。 |
熟语具有音节整齐、韵律和谐的语音特征。 |
20.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 |
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 |
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 |
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 |
7 |
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 |
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 |
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 |
和健康。 |
二、多项选择(10*2’) |
1、abcd |
2、bd |
3、acd |
4、bd |
5、abd |
6、abc |
7、abcd |
8、abcd |
9、acd |
10、bc |
三、填空(20 分) |
1.民族 |
2.类推;旧闻等(开放性答案) |
3.社会分化 |
4.声调、元音 |
5. 皮钦语 |
6.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语用学 |
7.《尔雅》,通语,《说文解字》 |
8.联合 |
9. 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 |
10.中国,印度,希腊和罗马 |
8 |
四、分析(20 分) |
1. “我喜欢晒太阳。”该句语流切分后有哪些词,并请说明附着的超音段成分。 |
该句语流切分后为:我/喜欢/晒/太阳。 |
1)我、喜欢、晒、太阳 都包括声调这种超音段成分; |
2)喜欢、太阳 中的欢和阳,都是轻声,包括重音这种超音段成分; |
3)该句随着逻辑重音的不同,所强调的意义焦点也不同,如“我喜欢晒太阳” |
的逻辑重音在“我”上,意思为强调是我喜欢,而不是别人喜欢; |
4)该句属于陈述句,陈述语调一般表示陈述客观事实。 |
2.分析干洗、推翻、青春、民族、医生 的义素特征。 |
干洗:[—用水][+去污] |
推翻:[+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 |
瀑布:[+山壁上/河身中][+突然降落之处][+流下的][+水] |
民族:[+特色][+风格][+习俗][+传统] |
医生:[+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人] |
五、问答(50 分) |
1. 汉语爸爸妈妈是 baba 、mama,英语是 father 和 mother,为什么会有这样 |
的差异?世界上语言为什么多种多样? |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 |
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因此,相近的概念,在不 |
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爸爸、妈妈”的意义,汉语发音为 |
“baba 、mama”,英语为“father 、mother”。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样解释了“世界上语言为什么多种多样”这个问题。语言符 |
号的形式和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 |
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但 |
也正是这种社会约定性,使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 |
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世界上的国家根据地理分 |
布,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集体、小社会,这些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
因而具有多样性。 |
9 |
2.汉字是否可以走拼音化道路 。 |
不行。具体可从三方面来看: |
1)汉字的优点、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 |
2)走拼音化道路会遇到的困难,如同音词较多、辨义困难 |
3)现实问题的解决。汉字克服了与计算机兼容、与国际接轨的现实问题,保留 |
汉字仍然可以继续发展。 |
3.为什么我们可以分辨男人和女人的声音,大人和小孩的声音,结合语音的知识 |
分析。 |
我们可以分辨男人和女人的声音、大人和小孩的声音,主要因为音色的不同 |
和音高的差异。 |
音色: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的发音器官——声带存在差异,男人声带厚 |
而宽,女人的声带薄而窄;大人的声带比较大,小孩的声带比较小。因此由 |
于发音器官——声带的差别,导致音色的不同,使我们能辨别出男人和女人、 |
大人和小孩声音。 |
音高: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由于声带的不同,导致声带在单位时间里振 |
动的次数不同,相对而言,女人和小孩单位时间内声带的振动频率较高,即 |
音高相对较高,因此由于发音器官——声带的差别,导致音高的不同,也是 |
我们能辨别出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声音的原因之一。 |
4.语法手段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
语法手段分为分析性语法手段和综合性语法手段。 |
(1)分析性语法手段是指用实词以外的形式,用词与词的结合来表示语法意义 |
的语法手段。一般有下列三种: |
1)词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次序) |
如:“我和他说——他和我说”运用词序不同表达语法意义 |
2)辅助词(表达语法意义的虚词) |
如:A apple——the apple 运用辅助词表示有定或无定 |
3)语调(区别意义的超音质音位,表示说话内容和现实的关系) |
如:你去吗?——你去吧!运用语调不同来表示疑问和祈使 |
(2)综合性语法手段是指用词本身的形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一般有 |
10 |
下列五种: |
1)重音。 |
如:record(重音在前是名词) record(重音在后是动词) |
2)附加成分。如:汉语加“们”“着”“了”、、,英语加 er,est 等 |
3)内部屈折。如:foot 和 feet;send 和 sent |
4)异根。 |
5)重叠。 |
如:Good-better-best |
如:看看、休息休息 |
5.新词产生旧词灭亡的原因,举例说明。 |
新词产生:随着社会上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和人们对事物看法的改变,表现这些 |
事物和概念的新词语不断出现。因此,新词语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交际的需要,在 |
一定时期、一定言语环境中产生的,例如电脑、手机、沙发、等新词语随着新事 |
物的产生就出现了。 |
旧词灭亡:随着社会上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反映它们的词语也有少用到消失, |
它们可能只保存在过去文献中,成为历史词语,如社稷、宗庙等;还有一些词语, |
由于人们对事物看法的改变,或由于语言的发展,会用新词语来替换原来称呼该 |
词语的旧词语,替换下来的旧词语也由少用到消失,成为古词语,如目,邮差等。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