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注力”
(2022-04-12 00:08:54)
标签:
杂谈教育叙事 |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他的状态是非常投入的,整个身心都在作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那种状态是一个人呈现出来的很美的状态。
专注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能力,专注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像我观察过很多一年级孩子的课堂学习状态,从课堂上的表现我能推测或想象出他们的家庭环境。我们班有一位女生课堂上很难听进老师的话,她经常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情,不知老师所云。放学送队时我特意和家长接触,聊到听课状态以及孩子的学校表现。然后就听到孩子的奶奶说,“这孩子脑子不行,呆!没有她弟弟灵活。”当时我就想制止奶奶继续说,但是奶奶说得快,根本不容我插话,孩子当时是一脸的不高兴。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就感觉到这个孩子的专注力是被她的奶奶给破坏了。后来我与女孩的母亲聊天,询问孩子从小是不是奶奶带得多?她妈妈说,奶奶带孩子,但是奶奶喜欢说话,一天到晚都是对着孩子不停地说,抱怨孩子的种种不是。果然如此,我的推测没错。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自主地玩玩具,做游戏,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但是很多大人不懂孩子的需要,他们往往好心办了坏事。我记得我家孩子四、五岁的时候,爱上了看绘本书,经常一个人坐在哪个拐角处认真看书。有一次孩子坐在我房间的床里边的地板上,因为他很矮小,我们在房间门口站着是看不见的。宝宝奶奶没有看到宝宝,就开始大声地喊,“牛牛,牛牛,这孩子哪去了?”找了阳台和几个房间都没有,而且孩子在投入地看书,也没有答应奶奶。奶奶继续找,终于看到了孙子在床的另一面,惊喜地说,“孩子,你在这里呀!”奶奶的声音和到来已经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但是我们也不好和奶奶说什么。因为她总是这样大声地说话,总是会在很短时间看不到孩子就大声地喊叫。基于此,我还是想说,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不管年龄多大,都有提升的空间。
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配合,首先就是营造有利于培养专注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营造安静、简朴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放书本、文具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造型、功能要简单,避免孩子当玩具玩。当孩子安静地玩游戏或阅读的时候,成人尽量减少走动,不要大声播放电视、大声说话、大声接打电话等。
其次要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布置一项小任务,如:收拾玩具柜或完成一个小制作。如果孩子能够专心、按时完成,家长要给予鼓励。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要帮助他找出拖沓的原因,鼓励孩子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家长也要反思给孩子布置的任务是不是超出了他的能力。即使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也应该允许孩子做不好。只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一定会越做越好。
再次,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绘画、棋类游戏、拼插游戏等孩子感兴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