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探路人--张恒杰
探路人--张恒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06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生产

(2022-10-28 10:39:46)
分类: 管理创新

生产是指人类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和过程。经济学中的生产,指人类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和服务的活动。管理学中的生产,是将人的劳动作用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整合,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的过程。

面对当前企业生态的新变化和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的新困境,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当今企业的生产,要进一步明确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理念、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时代内涵。

1、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生产过程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整个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当今时代生产方式变革,是新生产力与新生产关系调整优化的必然。生产力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深入学习《资本论》后我的认识是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形成的各种地位关系、权利关系、作用关系、利益关系和活动关系(分工协作)的总和。比如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剝夺劳动的关系;比如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比如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的承包关系;比如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等等。

3、生产理念。即生产观念,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观念。传统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即企业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千方百计推销自己产品,进而扩大规模、提高效益。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物资短缺,需求旺盛,许多产品供不应求,因而生产观念没必要考虑不同的市场需求,也不必开展市场调研活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也曾有过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大环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创的现代管理学,首先是变“以生产技术为导向”为“以市场为导向”;二是千方百计生产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变“以企业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树立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创新理念,探索与客户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生、合作共享、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当前有一批企业仍不能“跳出自身”谋发展,仍在围着“小圈子”找出路,对大环境关注不够,对新消费需求把握不好,对社会资源缺乏了解和认识,也缺少新时代奋斗者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

4、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简称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资源,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在马克思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曾提出劳动与土地组成的“二要素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列入生产要素。进入20世纪以来,管理(企业家)的作用日益凸显,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把企业家定位于企业创新的带头人,之后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把“企业家”列入生产要素。改革开放后,中国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者队伍应运而生。200211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管理(指企业家)列为生产要素。进入21世纪以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发展迅速,一种新的资源产生,这就是信息资源,包括大数据、5G、云计算等。信息用什么来代表呢?就是“数据”。欧美有学者指出,数据是一种新的非常宝贵的资源。20171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2019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从价值上看,上述要素有些要素本身就是价值,有的本身可以创造价值。

生产要素如何优化与配制?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20203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的出台,对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有人问我,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这是不是向西方靠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这是由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大局所决定的。其一,前40年改革主要是在商品市场领域,现在商品市场化程度已达97%,但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后,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短板”;新阶段,应把要素市场化作为经济改革的“重头戏”。其二,现在我们的发展遇到了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怎么解决?需要挖掘内部潜力,其中要素市场化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其三,马克思说新社会的本质、最核心的命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要素市场化有助于促进人的自身解放和发展,是寻求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

5、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从产品投产前一系列生产技术组织工作开始,直到把合格产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如何,每一个生产过程的变化,都是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先导,四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产品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时,分配、交换和消费相应发生变化。当今企业的生产过程与过去比已发生较大变化。比如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交付方式等。企业在研究生产过程时,应特别注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的变化。这四个流的变化直接决定企业成本变化,成本变化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当前诸多企业都面临成本升高问题,必须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入手,在四个流上下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企业产权
后一篇:企业交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