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企业劳动。

(2022-03-29 16:11:17)
分类: 企业成长

劳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做企业不研究劳动、不调整优化劳动关系是行不通、做不好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体系中,主要包括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

劳动本质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等);社会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劳动活动的展开形式,也必将随着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在马克思看来,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凝结在商品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的终极原因。资本主义企业价值增殖的过程和资本财富积累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之上的。

劳动解放论。这就是把劳动这个神圣概念,从传统资本主义企业劳动概念中解放出来,赋予新内涵。

1853年马克思在曼托伊费尔的演说中提出,只有依靠工人阶级联合的群众运动才会使工人们有可能在将来把劳动从资本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1864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说雇佣劳动“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进行的联合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满足人生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活劳动是社会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有些活劳动成为积累起来劳动(没有生成价值),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原积累起来的活劳动就会成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劳动解放。

1864年马克思在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明确指出,“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所有存在着现代社会的国家,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只有在劳动资料归劳动者所有的前提下,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在马克思看来,雇佣劳动应让位于联合劳动,提倡为社会创造、为员工创造幸福的劳动,提倡劳动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前提下的联合劳动、自由劳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观的基础上,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核心内容包括: “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加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新时代企业的劳动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