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的抄本·底本·定本

(2016-03-08 01:29:13)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红楼梦》的抄本·底本·定本
     《红楼梦》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冬至后五日”(1791年12月27日)刊刻以来,人们基本为覆盖性的程高本影响着,这其实经过精心篡改的作品,几乎抹杀了全部的《石头记》慷慨激扬的民族主义思想部分。人们在这种覆盖性的刊印作品面前,看到的几乎是无可挑剔的风花雪月故事,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扼杀秘密传播与刻本思想完全不同的抄本,因此,对作品思想内涵的认识,从作品问世以来,一直存在巨大分歧,胡适自由受到根深蒂固的程乙本影响,当然不会改变其家事说的狭隘与偏执,因此,《红楼梦》中所以兴衰荣败都是曹家林林总总的全传,虽然即使拥有抄本的比对,也因思维的惯性,又从抄本进一步南辕北辙意淫,被称为“大胆设想”,其徒子徒孙“小心求证”,其实也不过指鹿为马,牵强附会,上演了百年荒唐的文化丑剧。
     对于《石头记》(《红楼梦》)另一种传播,现在妇孺皆知,那就是抄本,由于战火与自然灾害等原因,现存抄本已经十分罕见与珍贵了,目前为止,公开的也就是十来种,例如著名的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苏联列宁格勒图书馆东方藏书馆的“列藏本”《石头记》,戚廖生序的《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戚廖生序的南京图书馆馆藏《石头记》,蒙古塔王藏《石头记》,清代藏书家杨振继收藏的《红楼梦稿》,落款梦觉主人作序的《红楼梦》,落款舒元炜做序的《红楼梦》(此书为舒元炜亲自装订),另外,郑振铎先生的残本《红楼梦》(仅有23与24两回),2006年,卞亦文高价竞拍的十回《红楼梦》,2012年天津旧书贩子王超的庚寅本《石头记》,当然,有且一定还有更精彩的藏本尚未公诸于世。
     这些抄本,并非都是完全一样的性质,尤其的庚辰本与己卯本,他们的中缝,有着特别的字样,庚辰本后面几册标有“庚辰秋月定本”(如下图)
《红楼梦》的抄本·底本·定本
     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相似,有些回目目录处标有“己卯冬月定本”。
《红楼梦》的抄本·底本·定本
这两个本子,都有“定本”字样。定本是什么?
解释起来很费劲,看一下百度百科,基本达意,就省些力气,复制在这里:
《红楼梦》的抄本·底本·定本
经过编排、整理准备刊印的本子
《晋书·孙盛传》:“《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 盛 写两定本,寄於 慕容儁 。”《魏书·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 卢昶 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闻所著已有定本,恨未得见,亦可示及否?】
     从“脂砚斋凡四阅过”,而又分别发生在己卯、庚辰两年,可以看出,这不是两年的不同批语或者内容,而都是脂砚斋第四次处理的固化内容,“定本”,显然当初有试图刊刻或者其他方式规模传播。另外也透露信息,脂砚斋只是抄本最后的参与人,而不是始终的批评者。
    而其他抄本,都没有“定本”字样,这就存在着目的的区别,其他抄本,多数是以不同来源的底本,抄手抄录以保存与阅读为目的。
     无论那种目的的抄本,都是建立在底本的基础上的,至于上一级底本如何,或许只有天津贩旧书的王超藏本《石头记》信息稍多些,提供了抄本之外例如“松鹤本”之类的信息源。
     可笑的是个别自以为是的伪学者,还装神弄鬼去比对某人的手迹,甚至信心满怀声称某藏本某回是谁谁手抄,真是荒唐透顶,原始笔迹,不是抄本概念,也不是一般性的底本或者定本,而是文学作品加书法手稿的极品。其实因为是“极品”,也想会出人意料,任何人得到,都不会随意当做普通底本使用。换一种思维,如果真有曹雪芹,曹雪芹的底稿被传抄之后,就烧掉掉了吗?或者第一个传抄人,抄好之后就扔了吗?驰思不已的问题,恰恰会带来惊喜。
     这个世界你可以谁都不相信,但你无法怀疑各种各样的奇迹。《红楼梦》也如此,也许,连“曹雪芹”撕下的第十三回三叶内容,至今还在人间一字未少沉睡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