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约谈
松江红学会副会长包建刚老师,几十年来,在组织松江红学会和红楼爱好者各种活动中,积累了不小的人气,因此也有着不错的人脉资源。
近些年,松江红学会,由于一直空缺会长,主要红学事务,基本都由包老师操作了,由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松江红学在以红楼梦为媒体,链接了各界人士,又派生诗歌、美术、书法、收藏等多个社团。自去年起,又在社区支持下,创办“红学约谈”,有时还能约见意想不到的大家。
2016年2月25日,“红楼约谈第五期”如期进行,又很荣幸,这次约谈,只有我一人,用包老师的是玩笑话就是“本次约谈,就是会长与专家二人传。”主要也是为“第六期红楼约谈”做些铺垫,毕竟,计划中,第六期约谈,其实就是设计一个我一人唱主角的“访谈形式”节目,到时间,会有很多学会会员和红楼爱好者参与左听,不事先安排些主题或者内容,到时即兴发挥2个小时怕冷场。
与以往“二人传”约谈相似,沏着功夫茶,海阔天空,从红学动态,到红人八卦,三个小时犹如茗茶余香意犹难尽,当然作为副会长,未忘交付正能量的任务,希望今年本人能为松江红学会,或者说是松江地区吧,做实几件《红楼梦》与松江联系的问题,考虑主流红学并不能接受本人思想,让《红楼梦》从松江本身出发,现在还有不少困难,但思索一下,还是确信自己能在两三个地理与人文方面研究点,能够有把握,所以也是最低程度答应,一定做实两件。
另外,社区几个社团民政部门注册备案之后,说是又创办一小报刊物之类,其中一个栏目为“云间红艺”,云间是松江符号,“红艺”自然是专门与红楼有关的超短文章,本以为表达一下想法,随意交流的,包老师让我看看征文启事,不料近期首期小报就要出版,昨日竟要我抓紧出稿,声称我答应该栏目是“约稿”,每一期都不能敷衍,还怕我不好拿捏,给我介绍“土默热红学”王正康老师的“土学微语”,借鉴那种风格。原来他给我上了个套,那也就借着包老师东风,在小报上发几期吧。
松江红学会这个小小平台,却也能做出一些事情来,“红楼约谈”,就很有创意,用随园主人的话就是“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希望能开辟一条道路来。个人有个想法,今年节假日,“包邮区”江浙沪网友是不是能聚聚,作为一次特殊听众的约谈与交流,当然活动内容可以另行设计。去年国庆没有聚会,多少感到一些遗憾,2016,感觉是一个节点,本人很乐意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畅谈《石头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