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曹雪芹和“女弟子”关系问题

(2016-01-29 00:11:52)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关于曹雪芹和“女弟子”关系问题
     博文“曹雪芹根本没写《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发出之后,反响不小,尤其是第67回回前的批语【近日雪芹润色二尤故事觉不甚紧要兴致大减托刘兄及女弟子代为摹描本回阅之颇觉草草存留难定】引起用心网友的热烈讨论,对本人发文中所述关于雪芹问题的第三点颇有争议。第三点内容本人原文如下:
三、雪芹有着并非没落的背景。
      从“托刘兄及女弟子代为摹描”吴本这条批语揭示,“雪芹”尚有女弟子,似乎有着梨园背景,类似戏班老板、经纪人之类,当然也可以是琴棋诗画各种门生,但无论如何,有“女弟子”的“雪芹”,不会是没落到食不果腹的境地。这与红学从北京找一个街头流浪汉或者骗吃骗喝的那个曹雪芹,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但是,这雪芹也非高大上,从组织润色的畸笏叟语气看,他只是这个集团一个最得力主笔润色人,大家熟悉的一句就是“因命芹溪删之”。
       观点一:“女弟子”可以接受本人的说法,是“雪芹”的门生,批语断句为【近日,雪芹润色“二尤故事”觉不甚紧要,兴致大减,托刘兄及女弟子代为摹描。本回阅之颇觉草草存留难定】这个观点,把“刘兄”与“女弟子”都当做雪芹的刘兄和弟子了。而如果“女弟子”是批书人畸笏叟的,那么这一回能让她或者她们来润色,其他回何必都让“雪芹”主笔,所以得出“雪芹”似乎有梨园背景。

      观点二:同样这条批语断句,认为“女弟子”是刘兄的,而不是“雪芹”的,因此“梨园背景”缺乏依据。这个观点也很快被声讨,因为如果是“刘兄”的女弟子,则该句应当是“托刘兄及其女弟子”,这是最原始的批语,不会少个“其”字。讨论下来,这个观点也渐渐失去影响。

      观点三:“女弟子”应该是组织者、批书人畸笏叟的。
      持这个观点的争论者,认为,“女弟子”不必是存在梨园背景,例如至真斋主、何玄鹤、胡北风等朋友,坚持认为,“女弟子”就是门生,且列举很多文献,诸如钱谦益就称柳如是为“弟子”,组织者畸笏叟,有着比较殷实的家资背景,存在“女弟子”不足为奇。争论下来,也修正了本人的初步看法。
     在此逐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至真斋主、湖北风事先写好的论文《吴祖本惊爆其他作者及批书人畸笏叟考》,只因用了一条批语,就给我带上了作者之名,说来也惭愧了。当然这也只是初步认识和确立,基础是假定了畸笏叟是毛奇龄,一旦不能证明畸笏叟就是毛奇龄,也只能是作为一个“大胆设想”了。另外一点,论文中的刘中柱,被批语写作“刘兄”,总有一定的别扭,因为刘中柱生于1641年,而毛奇龄则是1623,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地方。先存疑,探索与研究还在深入,结论还是为期很远的事。
     无论如何,吴本第六十七回的这条批语,必将在红学探索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吴本第67回这条批语的认识,雪芹的地位已经清楚,和“刘兄”、“女弟子”大致一样,都是润色人,润色的作品就是吴梅村的《风月宝鉴》,确立了原著作者,又同时能不影响解决小说思想内涵问题,相关润色人,冒襄也罢、洪昇也罢、顾景星也罢,甚至梁清标兄弟也罢,统统只能叫润色人,不是作者,所以在历史资料还不齐全的情况下,先搁置这些毫无意义争论,静下心,把《石头记》思想内涵的步步机关共同打开,这才会让主流红学滚出历史舞台。
    曹雪芹就是一个润色人的符号,而且不是完全的润色人,不是集团全部的智慧,更不是原著作者。争论润色人如果说还有贡献的话,也许就是能让主流红学的“曹学”派首先落败而归,再无其他意义了,与争西门庆是祖宗的闹剧大同小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