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祖父曾上当受骗
按照主流红学的说法,《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父就是曹寅,因为无法找到曹雪芹直接的资料,关于所谓其祖父曹寅的内容,挖掘到了坟墓,能找的角落都不会错过,但也有的资料未必就被发现过,比如《在园杂志》记载的曹寅上当受骗: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四)
刘廷玑,生卒不详,生活在康熙年间,字玉衡,号在园,从他的笔记小说《在园杂志》可知其先世居河南开封,后迁辽阳,编入汉军旗。其祖父曾任福建巡抚,父亲曾在河北、安徽任过知府等职。靠先人的功绩,廷玑循例入官,很早就走上了仕途,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知府、浙江观察副使。晚年调任河工,参与治理黄河、淮河。他自幼酷爱诗文,少负文名,加之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丰富的阅历,使他有机会和当时第一流的文人交往,切磋学艺。其诗集《葛庄分类诗钞》十四卷,即是由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王士祯作序;而其散文集《在园杂志》四卷,由著名剧作家孔尚任作序。笔记中还可以发现他还是常建极的老师。他的《在园杂志》关于曹寅有多处记载,其中关于瓷器一文,节录于此
其文曰:磁器始于柴世宗,迄今将近千年,徒传柴窑片之名,所谓“雨过天青”者,已不可问矣。嗣后惟官、哥、汝、定,其价甚昂,间亦有之,然而不易多得。若成窑五彩暗花而体薄者,鸡缸一对,价值百金亦难轻购,本无多也。再之,宣窑最佳,一时称盛,而真者固少。以其嘉、万之间,本朝便仿本朝,极易溷淆。至国朝御窑一出,超越前代,其款式规模,造作精巧,多出于秋官主政伴阮兄之监制焉。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糉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予初得描金五爪双龙酒杯一只,欣以为旧。后饶州司马许玠以十杯见贻,与前杯同,讯知乃郎窑也。又于董妹倩斋头见青花白地盘一面,以为真宣也。次日董妹倩复惠其八。曹织部子清,始买得脱胎极薄白碗三只,甚为赏鉴,费价百二十金。后有人送四只,云是郎窑,与真成毫发不爽,诚可谓巧夺天工矣。磁器之在国朝,洵足凌驾成,宣、可与官、哥、汝、定媲美。更有熊窑,亦不多让。至于磁床磁灯又近日之新兴也。(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卷四)
刘在园“磁器”一文,趣味记述康熙时期仿制品泛滥时,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人都上过当,被当做《红楼梦》作者的曹雪芹,红学认定他是明末清初曹寅的孙子。
这里说到“曹织部子清,始买得脱胎极薄白碗三只,甚为赏鉴,费价百二十金。后有人送四只,云是郎窑,与真成毫发不爽”,120两银子买了三个郎窑仿制品,或许当做脱胎汝窑作品了。虽然对曹寅来说,百金之失不损好发,但从清史档案载康熙曾赏他二百四十两看,一百二十两,在当时,对于井市商贩来说,已经是不错的收获了。
曹寅(1658 -
1712)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主编《全唐诗》,有《楝亭诗钞》八卷、《诗钞别集》四卷、《词钞》一卷、《词钞别集》一卷、《文钞》一卷传世。另有戏曲著作《虎口余生》与《后琵琶》。
《在园杂志》这一记述,体现了曹寅爱好的广泛。算是关于曹寅的资料一个补充发掘吧,但跟曹雪芹或者《红楼梦》同样没有任何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