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文抄本《红楼梦》序

(2015-10-09 00:20:32)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塔主原创

     已经发现的蒙古语抄本《红楼梦》有几种,都是哈斯宝将120回的《红楼梦》浓缩翻译成四十回的蒙古文,叫做《小红楼梦》,直译名叫《新译红楼梦》,但是,从几种抄本比较看,哈斯宝的落款时间并不一致,或嘉庆,或道光,例如内蒙古图书馆馆藏本,就是本文的时间落款“道光二十七年孟秋朔日”。
     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手抄本则“写于壬子年孟秋吉日,修订于甲寅中夏”,这些差别,也许是“新译”与“旧译”有关。所以这里本人以博文形式发出资料内容,供各界友人研究参考。

蒙古文手抄本《红楼梦》序
哈斯宝(亦邻真译)

凡生在世上的生灵都有一知。知,是天赋的,所以无伪。人说大知凌云瞰世,小知卧井观天。凌云瞰世与卧井观天,都是一个知,虽有大小之分,却都是无伪的。所以,总不妨凭一己之知来议论述说一番。

纵观人世间事,我要放声痛哭的有一桩,情不自禁而落泪的有一桩,为之喟然长叹的有两桩,羡慕向往的又有两桩。

古书上说,天生人。如果天使人降生,也就罢了,理应使人长生。可是不仅不使人长生,还要让他象过客一样逝去。既然有如过客之逝,就让他瞬间逝去好了,偏又不,还要让他暂短地活下去。让他暂短地活下去,又不让他安宁,使他尝尽各种苦难。好不容易熬出个苦尽甘来,过客之逝的期限便到来了。为此我想放声痛哭。

如今我观察,人人都知道这个。既然人人都知道,也就罢了,理应养治身心。可是不去养治身心,反象蜜蜂一般奔忙。既然奔忙如蜂,就理应自己享用吧?偏偏又不,还要遗留后代。遗留给后代,又嫌留得太少,非要多多益善而后已。大积大攒,好不容易心满意足,眼看家财安如泰山了,不料后代却在一刹那间耗个精光,有如雪融一般。为此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有的人也不尽如此,说要以养身来消遣一生,辛辛苦苦,购置良田,挣挣扎扎,广蓄奴仆,恣意受用美食华服,精选粉脂香艳。这也算一种消遣一生之道。在众人面前炫耀德行,显赫一时,侍从载道,入仕为国家操劳,喜则慨颁赏赉,怒则刑罚加人。这也是一种消遣一生之道。这里,我为这两种人长叹息。

还有一等人超脱尘世,专以养心修性为务,用清泉之水漱口洗手,在深山密林悟道参禅,整日一餐麦饭,终夜一枕袈裟。这也是一种修心之道。案上摆列墨砚,两边堆起笔纸,有兴则信手赋诗,厌倦则翻阅典籍,口诵心怡。这也是一种修心之道。为这缘故,我惊羡向往这两种人。

心神向往,唯不能以清泉之水漱口度日,我便一直效法笔墨列案的人。读了这部《红楼梦》,更是欢喜爱慕,加批为评,译了下来。这种修心之道也是消遣一生之道。修心之道、消遣一生之道具备,也终究逃不脱过客一样地逝去,因此真想放声大哭一通。但又听得佛说有云,有如过客之逝乃世道之常,尝遍苦难是人间因果。若这样,我既已生在世间为人,又如何逃得过世道之常,人间因果!痛哭也无济于事,真是无可奈何。无可奈何之下,思量我现今该如何是好。除了读古人书,修自己心性,趁这时光作一番译著之业,聊以消遣此生,实在别无他途。看来这还可以与当今同道共欢同乐,并且遗留给后来羡慕向往的人。咳!后人看待当今,犹如今人看待古时。咳!今天的风和日丽,窗明月皎,也是一代难逢的机缘。不一会儿,就是明天。今天便成为过去的一天。门外啼叫的喜鹊,落在纸上的乌蝇,是我写这篇序文时的伴侣。今天一逝去,它俩便成了逝去的机缘。光阴消逝是如此之速,岂可对消遣一生不作选择?

这部书的作者,文思之深有如大海之水,文章的微妙有如牛毛之细,络脉贯通,针线交织。虽然我只从井底窥测星宿,演述自己一知半解,算不得冰释雪消,但在终不一免过客之逝的此生中,想来这是消遣自己的上策。为此,悲怆述怀,写下这篇序文。

小可斗胆,信口雌黄。哪位君子指出谬误,他便是我师之师。

道光二十七年孟秋朔日撰起

(文字录入:临风)

蒙文抄本《红楼梦》序

蒙文抄本《红楼梦》序

蒙文抄本《红楼梦》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