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芹溪居士与许芳卿(2)

(2014-12-20 02:33:30)
标签:

文化

情感

教育

娱乐

育儿

分类: 塔主原创

下面我们再看看许芳卿或者芳卿的《悼亡诗》:

不怨糟糠怨杜康,战诼玄羊重克伤。                
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鬻嫁裳。                
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曹雪芹书箱”悼亡诗)

 

不怨糟糠怨杜康,克伤乩诼重玄羊。
思人睹物理尘箧,待殓停君鬻嫁裳。
织锦意深惭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欲祭刘郎望北邙。(《旧雨晨星集》悼亡诗)

 

“曹雪芹书箱”与《旧雨晨星集》都有“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这句,这里蕴藏的信息,令人浮想联翩。

    被现在人证实的是,程甲本后四十回,确定不是高鹗所续,而且在刻本出现以前,早已有这四十回后续内容,那么后续人是谁呢?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120回《红楼梦》就把续书定为“无名氏”,“高鹗续”已经在正统红学中开始推出历史舞台,可是要找真正的续书人,确实当今的红学家们还是一筹莫展。

    看看芳卿的悼亡诗,是不是有了发现?

    续书才浅愧班娘” 当年班固没能完成《汉书》,其妹班昭以出色的才华,完成班固遗愿,续汉书之举千古传诵,诗句表达芳卿有班昭一样的壮举,只是过于谦虚,她一样是“续书”完成芹溪居士遗愿,只是觉得自己比不上班昭那样文采风流。芹溪居士什么书没写完?这大家都不要再质疑了吧,必然是《石头记》,也只有《石头记》才能与《汉书》媲美,自己完成遗愿,也能自比班昭。

     这样一来,思路与线索就清晰了,原来这石头记后40回的续书人,竟然出自一个才女笔下,红学家们大跌眼镜了吧。

    其实从语言风格上,后四十回“之乎者也”的使用频率,也远远低于前八十回,这正是因为出自才女的缘故。有好事者统计,“之乎者也”前八十回每回出现频率是后四十回7~10倍,何莉莉统计,“呢”字在后四十比及前文,高出几倍,这种女性常用口气,在第64与67回也一样,具有不容易觉察的特征,恰恰说明,许芳卿在《红楼梦》续书中的关联。

前段时间,有朋友发给我一段文字,介绍一个网名“彩蝶”的发文,内容如下:

重大消息:通行本后40回不是高鹗写的,而是曹雪芹的妻子芳卿续的。藏家透露:第8回“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旁癸酉本多出一条批语:看此四字,未免堕泪,不知者当作四字写,书至末回芳官、龄官犹未死,实则二歌,雪芹口【虫蛀一字】妇芳卿承继遗志口口口口【虫蛀四字】

    这条批语的含义是:“芳龄永继”是一语双关,书到最后一回,芳官和龄官仍然活着也是隐写真事。批者指出,曹雪芹(化名)死后,他的妻子(可能是续弦)芳卿继承他的遗志,另写了一个没有碍语可以流传的后40回。通行本不符合作者原意,却有十余条次要情节跟癸酉本相似,原因就在此。
据藏家回忆,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芳官唱《赏花时》旁,癸酉本石头记也多了一条批语,大概意思是:芳卿虽没有芳官机灵,但是也非常有才艺,会唱戏,续书才
能堪比班昭。这两条批语可能出自脂砚斋或畸笏叟。藏家说,芳卿并不是芳官的原型,批者只是由芳官联想到了芳卿。

看到这段文字,在介绍“芳卿”内容上,还是比较独到新奇,尤其是指出,后续四十回,存在十多条故事情节,取材于吴祖本(《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但是,这段“重大消息”,有这明显的破绽。

破绽一:吴本成书于1693年,是完璧的本子,没有续书必要。

破绽二:吴本是初评本,“芹溪居士”应当还活着,“芳卿继承遗志”就成了笑话

破绽三:“书至末回芳官、龄官犹未死”不实,吴祖本中,12戏子在第100回中为最后出现场面,并非在末回(第108回)还出现过。

破绽四:吴本时期,脂砚斋并未参与评书,脂砚斋是后期参与的批书人,他不但没有看过后文,甚至没有看过后半部。当然这段发文说是“两条批语可能出自脂砚斋或畸笏叟”,是一种猜测,说是破绽有些冤枉,但提出“脂砚斋”就显得山寨了。

芳卿是不是真正续书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与发掘中去肯定或排除,为确立作者而故意制造虚假信息,不但不利于研究,也不利于学术精神的弘扬,走胡适周汝昌之流弄虚作假道路,正好会被红学抓住辫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