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残酷的杀戮(二)
(2014-11-12 00:06:0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塔主原创 |
(节选拙著《梦断天涯》)
1650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军队在广州制造的血腥屠杀。
据《广州研究》载,明末广州府十三县人口总共约40万人。《海幢寺:恢弘庄严的岭南雄刹》认为当时广州死难者约十万人或超过十万人。
“清顺治六年十月,满清大军抵达广州,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攻陷广州之后,屠城十日,尸横遍地。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顾城《南明史》描述道:十月下旬,清军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尚可喜、耿继茂下令全力进
攻广州,总兵连得成、班志富、郭虎、高进库首先攻克广州西关。十一月初,一日,清军集中炮火轰击西北角城垣。第二天该处城墙已被轰塌三十丈,尚可喜、耿继茂亲临前线督战,指挥清军从阙口攻入城内。在巷战中,明军官
兵被杀六千多名,总兵范承恩被擒。南明总督杜永和见大势已去,同“伪伯 张月、李四、李五、水师伪总兵吴文献、殷志荣等俱由水路逃去,大小船只
千余一时奔窜出海”。清军占领广州全城后,疯狂地进行屠杀、奸淫、抢劫,
一位外国传教士记载:“大屠杀从十一月二十四日一直进行到十二月五日。
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记载“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其著作《洪业——清朝开国史》提及当时“尸体在东门外焚烧了好几天”。
除了《清史稿》及广东地方文献外,17世纪的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及荷兰人约翰•纽霍夫也记述了这次大屠杀。
《红楼梦》中作者怎样巧妙记述这段惨案的呢?
在《红楼梦》中,作者在第五回,强调了一个“意淫”的重要意义,也就是提醒读者,红楼梦中不同章节的“淫”字,是不同的极端思想代指,比如“淫”字用于宝玉,就是谐音“印”,是玉玺,是皇权的所在,作者抨击皇权带给人间的颠覆。用于尤三姐身上,就是“降”,用于辱骂可耻的投降,用在不同人物身上,有时是再骂“贪”,有时是在骂残酷,在薛蟠春宫图一节,就是骂杀戮的无情。“淫”就是“杀”的意思。
【文本】宝玉果见瓜藕新异,因笑道:“我的寿礼还未送来,倒先扰了。”薛蟠道:“可是呢,明儿你送我什么?”宝玉道:“我可有什么可送的?若论银錢吃穿等类的东西,究竟还不是我的,惟有我写一张字,画一张画,才算是我的。”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黄’?”薛蟠道:“怎么看不真!”宝玉将手一撒,与他看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前一篇:“靖本”“吴本”《石头记》的互证
后一篇:“靖本”长批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