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薛宝钗会嫁给谁

(2014-10-01 23:17:40)
标签:

文化

教育

旅游

分类: 塔主原创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还真有可取之处:
一是正面表演着故事,背后播放音乐,这似乎传递一喉二歌信息,看来深受戚蓼生启发。
二是电视剧开篇,贾雨村的自吟:
玉在櫝中求善價 
釵于奩內待時飛
“玉在椟中求善价”,这个“椟”字的使用,乃神来之笔。现存各种抄本,包括程甲本、程乙本,都不是“椟”字,李少红大约用的是妙复轩评的本子编剧,或者是1930年出版的《石头记》做底本,这个本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三家评石头记”,这个“椟”字她倒是用得十分有意义。
所以我觉得这两点,李少红值得一赞!
如果我们正面理解贾雨村的上联,“玉”只做“玉石”讲的话,怕没有谁家用柜子去装一块“玉石”,都是椟函之类小件盒子装盛,小巧玲珑,美观雅致,所以正面理解也是“椟”字更准确。
我们感兴趣的,妙复轩是不是准确的呢?还是妙复轩自己刻镌时候自己妄改的呢?这不得而知。
我们完全可以猜想,他看到的本子就是一种我们未知的底本,完全可能就是“椟”字,这本子在第二回介绍贾府时候,就提到贾赦“次子贾琏”。“琏二爷”就比其他各本略显合理。事实上,何莉莉所
掌握的抄本中,这个地方恰恰就是“玉在椟中求善价”,正是一个“椟”字,所以忽略“妙复轩评本”异文,是不可取的,今天的红学基本抛开了这个本子,我也上了红学当,没去关注这个本子,近日翻看1930年上海商务印刷的《石头记》才发现,这其中才异文,大有来头。比如卷五,回目云“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个回目,在这种本子都有不同的说法
甲戌本、庚辰本为“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梦稿本、程高本为“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戚沪本(有正本)、戚南本、蒙古本、舒序本、此回目为“灵石迷性难解
仙机 警幻多情密垂淫训”,梦序本为“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卞亦文藏本做“灵石迷性难解天机 警幻多情密垂淫训”
而此回判词也有很多初入,例如釵黛判词:
可叹停机德
谁怜咏絮才
金簪埋雪里
玉带挂林隈
这异文看去很雷,但顺序的颠倒与首联对应,反更加觉得合理了。词序、句式的变化,非简单用“妄改”能解释的,不得不引起深思,尤其是元春判词:
二十年来辩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这里“三春怎及初春景”直接让人明白南明无法和大明媲美、南明小王朝政权无法与弘光政权媲美的含义,跃然纸上,勿怪妙复轩评曰:“后二句明明说破矣!日后自解。”
由于言论不够自由,妙复轩只能要读者日后自解。
还是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上,关于贾雨村那段对联
玉在櫝中求善價 
釵于奩內待時飛
当然这句话今天的人,很难能看出黛玉的结局,因为我们读的都是简化字。
作者为什么用的是“善价”一词呢?
价可以用“高价”、“好价”、“无价"…
作者偏偏用[善价]就是蕴含巧妙的结局构思,原来“价”字古人读时是“價”字,“善”字与“價”合用看出绝妙。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若用“玉在匮中求善價”,看官一眼就明白黛玉之求命中人乃贾代善之后人贾,而非贾雨村的贾也!“價”,贾人也,放在善后自然是“后人”而有别于下联时飞之贾。薛宝钗的命中人也姓贾,贾雨村罢了,叹叹!
两句合看意思是黛玉命中等贾不是我贾时飞的贾,宝钗才是我将来的必然女人
釵于奩內待時飛。
时飞乃村之表字,用在这里岂不怪哉?看官要醒,此乃作者之谶语!大家之神笔,两句对联乃书之大脉,看官细品
吾恨今人简化字害人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