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之大名
(2014-09-29 14:01: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塔主原创 |
首先小说
【文本】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到了第十六回
【文本】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
俗话说“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看去阴间执法森严,铁律无缓,然而大家读到这段红《红楼梦》甚至对阎王那面官僚产生了怀疑,一声“小名宝玉”的“宝玉来了”,吓得都判官都唬慌,赶紧对小鬼发火,趁机也在同行面前继续保持得瑟“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这般情节,你会拍案叫绝:妈的,只这么一个小名宝玉就能让鬼神恐慌,搬出个大名,还不把阎王给吓尿了!当然你也会忽然问起:宝玉大名是什么?
到了第三十一回
【文本】史湘云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宝钗笑道:“他再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两个人好憨的。这可见还没改了淘气。”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这里再不仔细的读者,都开始要问:宝玉的大名到底什么?作者忘了交代了吗?
其实大家忘了作者创作小说的一个特别手法“真事隐,假语存”,换句话说,作者是只说半句话,还有半句是要大家反复琢磨才能得到的,也就是这个部分,不能用文字表述,找不到隐语,那大家就只能在看半截话的小说,而且根本不是作者要表达的小说主题和思想,文字的敷衍部分,所以作者就是不说大名,那么这个大名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非常的危险。作者到底要说的宝玉大名是什么?继续看:
小说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写道:
【文本】贾母又问:“你这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回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李纨忙欠身笑道:“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四人也笑道:“起了这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倒似曾有一个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贾母笑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众媳妇丫头答应了一声,走近几步。贾母笑道:“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
看看,按照周汝昌意淫,江南的甄家还有个宝玉,就是贾宝玉的镜像,那就该叫甄瑛?扯淡的总是扯淡,不再啰嗦
当然还有一段文本也提到了宝玉小名
【文本】晴雯听说,一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列本“几百遍”),偏嫂子又来挑这个了!过一日嫂子闲了,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听听我们当着面儿叫他就知道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话,且带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来找二爷说话。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
其实宝玉是作者对玉玺的人格化,本不是一个具体人物,更不是谁的自传。
我们看第五回仙曲中写道: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一生愚顽,怎言无暇,自古无瑕之玉只有一块,那就是和氏璧
楚国美玉和氏璧被一统天下的嬴政收为囊中之物,后打磨雕琢为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传国玉玺的玺文,是李斯篆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八个字,这与宝玉所配之玉正面内容何其相似:“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其实在古代,玉玺的民间说法,就叫宝玉,大家熟悉的凌濛初《拍案惊奇》的初刻卷三十一《何道士因术成奸 周经历因奸破贼
》开篇就有这样诗文:
黄巾张角徒生乱,大宝何曾到彼人?
这样以来,小说
这爱哥哥正是作者讽刺姓爱的皇帝,史湘云象征历史,所以写爱哥哥的历史就是含糊的甚至是篡改的了
在这一段文字,庚辰本还有一段眉批
“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如果大家不能理解作者隐藏的真正思想,表面文字,那个字还能那么危险?
所以红楼梦中宝玉的大名就是玉玺
不管他甄宝玉还是贾宝玉,都是玉玺的人格化!
大家可能还不大明白。慢慢想去,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