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婚约必然

(2014-09-29 02:27:36)
标签:

情感

分类: 塔主原创
《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婚约必然
 ——从“吃茶”看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红楼梦》正面故事就是描写的林黛玉与贾宝玉爱情。由于作品在第八十回后,失去了原稿,几百年来,人们对这对恋人的悲剧爱情充满着想象和猜解。其实我们这个年龄层女孩纸,最感兴趣的也莫过于对结局的想象了。
       电影、电视都采用了高额续写的40回结束他们的爱情,红学家们也争论不休,网络上更是千奇百怪的说法,其实,从认真读书的角度,我觉得《红楼梦》在交代他们爱情结局是留下了不少线索。
      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王熙凤跟林黛玉开了一段玩笑,下面是原文引用:
【文本】凤姐道:“前儿我打发了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那去了?”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凤姐儿又道:“你尝了可还好不好?”没有说完,宝玉便说道:“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宝玉道:”你果然爱吃,把我这个也拿了去吃罢。”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其实以很多《红楼梦》真的很不了解,大家看看带有批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读到这一段,你就不会一笑而过。在“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留下一大段脂砚斋的批语:〖甲戌侧批: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庚辰侧批: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
        
甲戌本中测批“夫妻”,庚辰本中眉批“配偶”,你是不是忽然感觉这地方不是在交代爱情了,而是交代了爱情的终点,是家庭婚姻才用到的词语
        回头在读一遍“吃茶”,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二刻拍案惊奇》,明朝凌濛初写的各种奇妙的故事,正好看过一篇《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其中一段写到“...适间这位是表弟,还有一位表妹....孺人道:“你姑父在时,已许了人家。姻缘不偶,未过门就断了,而今还是没茶吃的女儿”,后面还有注解,在明清的习俗,女儿吃茶是指聘出婚事!
      其实至今有些地区乡俗。还有吃喜茶影子,女孩订婚后,家中叫一些族中长辈,围坐一起,敷衍一些旧闻,也是确定与认可一门亲事。没有婚姻法律时代,这个仪式过后,青年男女若有韵事,从不会被耻笑,是有合法夫妻意味了,被周围人反会取消“等喝鸡蛋茶”,鸡蛋茶也是一种习俗。就是女孩生了孩子,大宴宾客,其中开篇的活动就是“喝蛋茶”:白碗里放进4个煮好的鸡蛋,加以胡椒红糖之类。
        那么王熙凤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就是一个对将来故事的完成肯定,“既”是将来完成,也就是说后文,宝玉黛玉婚事是成定局,至于有没有圆房。我们再看下半句:“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说明黛玉终究没成为“媳妇”
         已经订婚——没成为媳妇
         
这一段令人无限遐思的埋伏,未来文字不知将有怎样狂澜
        几百年来,大家都说作者惜墨如金,《红楼梦》中没有一句闲文,那么这段文字也不能是空穴来风呀。
        再看看批语,庚辰本说:“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说明脂砚斋在看凤姐玩笑时候,自己也笑,认同了王熙凤的说法,并强调了作者也是这样安排了!
      但是甲戌本的测批有让我十分不解:“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反复理解,批语也是肯定了夫妻之事,但“叹叹”的语气,结论是:
如果这对夫妻不能白首偕老,肯定不是来“贾府上下诸人”外力摧毁!
         如果他们夫妻出现不幸,一定是来自外部的摧毁!
         王熙凤后半句话“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正是留给我们想象空间了——如果《红楼梦》有原著的后文,我想宝玉与黛玉,在婚姻上,一定有过一段全部书中人都满意的过程。在后面第27回中,小说在写宝钗扑蝶中这样写道:
【文本】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一双玉色蝴蝶”穿花度柳“过河去了”,我在想一双玉色蝴蝶,是不是黛玉宝玉呢,最后有过河去了,难道作者就是在说,这对恋人,不管经历怎样曲折,还是成婚了?难怪宝钗香汗淋漓去扑灭它们呢。
      总的想来,宝玉黛玉一定成为了伴侣,也许是什么飞来横祸,让这对情人没能享受甜蜜的生活了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