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护珠塔主
护珠塔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725
  • 关注人气: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并非时间顺序

(2014-09-26 16:45:38)
标签:

文化

分类: 塔主原创
很可笑,不少人话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建立《红楼梦年表》,《红楼梦》原来根本不是以时间为线索的作品,也不是以空间为线索,而是取材历史多个必须让人记住的事件,这些事件,本没有必须的联系,所以移植到一部文学作品中,就必须打破编年体,而采用类似纪传体方式加以艺术掩饰。小说是以故事情节发展为顺序的!故事情节发展,有纵向发展,也有横向铺开,在纵深发展情节,有时间延续,在横向铺设时,又是以场景或人物为序。

由于文字狱迫害,直接暴露某个事件时间,会有极大的危险,因此,每当作者说出一个真实时间,就开始装疯卖傻,颠来倒去,把时间说得错乱不堪。比如小说典型的一条时间信息,“构思时倚槛”,大家很容易梳理出来:

其实很明确:丧事中人物死的时间构思在“槛”字里,这时大家不假思索就会想到《红楼梦》中“铁槛寺”。
  小说第一次写铁槛寺是秦可卿死之前的贾瑞之死,文章说“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
  贾瑞死在什么时候?
  我们看前面一回他的出场,勾结王熙凤时,作者特意交代了一个明确的时间:
  且说贾瑞到荣府来了几次,偏都遇见凤姐儿往宁府那边去了。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
  从1600年到2000年400年之间这样的时间一共有7个,不幸的是清朝只有一次,整个清朝只有嘉庆18年即1813年十一月三十的冬至,这显然已经不用任何讨论,只能更早,再早一次就是1642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1642)!
  我们一起暂把时间原点放在1642,再早大家根本不用讨论了。
  我们看他贾瑞从出场到死有条不紊的时间顺序:
第十二回:
自此满心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贾蓉两个常常的来索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治疗,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因后来吃“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来寻。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凤姐回说:“前儿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着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生昨儿我已送了去了。”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
。。。。。。   。。。。。。
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日后带回原籍。
 “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这就是1643年他染了病,紧接着说“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也就是进入1644年春天。
那么从丧事构思在“槛”字时间里,这段时间十分清晰与精准,而之后的林如海之死与可卿之死,是横向展开,在横向展开中是时间,是用来掩饰纵向严密的历史时间线索,避免被统治者识破加以迫害。所以这之后马上用错乱的时间云山雾罩地敷掩遮盖,一会“冬底”来信,这面贾琏一帮赶紧收拾带林黛玉前往扬州,一会又来人明确“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这是对“构思时依槛”精准时间的错乱掩饰,像一疯子说话,如果按照时间顺序一直算下去,那就没有看懂作者“荒唐言”用意,能编篡出《红楼梦》年表的红学家,也算是奇才!把错乱的给当成有序的,而严格有序的时间却丝毫没有发现,正上了作者要愚弄一帮白痴的当。

所以秦可卿之死,是用贾瑞之死的时间逻辑来隐藏,是死于1644年春天,从而让人们理解甲申春天的最重一笔“史笔”乃崇祯之死!

其他情节与人物塑造也基本如此

所以整个小说,是错综跳跃的历史故事组合,既不是纯粹的表面人物故事,也不是编年题史书。而是一部无法超越的一喉二歌是历史与文学交融的文学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