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纯文本看薛宝钗穿帮的金锁

(2014-09-26 03:52:59)
分类: 塔主原创
在红学界大部分学者以及广大红迷中,对“金玉缘”深信不疑,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首先我们从文本来看,自始至终,贾府没有“金玉缘”说法,这是完全来自薛家的舆论,金要配玉,
那么至于人家玉要不要配金,就是另码事了。理解事情不能一个方向认死里读。姑且谈谈薛家这个“金配玉”
是不是天意吧。
首先我们从小说第七回的和尚说起
文本1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錢呢。
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
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
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
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文本2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
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
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
“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这里秃头和尚与癞头和尚,乍看是一会事,细想就有些问题,薛宝钗前后说法不一,
和尚身份本身就有嫌疑,要么就是自己说话不周全,有穿帮迹象。暂且只当文字问题,不去计较,
总之还是和尚,再看这和尚的杰作:



【文本3】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
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
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第八回 比灵通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文本4】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通过这3、4两断文本,我们清楚得知,是癞头和尚送了8个字,并且
錾在金器上。再看小说第28回写道:
 

【文本5】 
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
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回,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薛姨妈对王夫人说“金锁是和尚给的”这个跟薛宝钗所说截然不同。为什么薛宝钗没说金锁是和尚给的,
后文我们从脂批角度再解读,这里只看穿帮文字,不止如此,薛宝钗说是送是八个字,
薛姨妈说是送了金锁,似乎这和尚还听有钱,黄橙橙沉甸甸的金子当山芋一般就送给了薛家,
然而薛家还有个著名的呆子薛蟠,却没买这个帐:

【文本六】
薛蟠道:“真真的气死了人了!赖我说的我不恼,我只为一个宝玉闹的这么天翻地覆的。”
宝钗道:“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薛蟠见宝钗说的句句有理,难以驳正,
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儿上,
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
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
,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堵气走到自己房瑞安歇不提。(《红楼梦》第34回)

薛呆子被妹妹批驳得无话可回而反击,就抖出了家底,没心肺的人吵架人往往如此,常常爆料抄底家事,
薛蟠此刻就是如此,他的话意思很清楚“你这金要配玉”是“从先妈和我说”,
原来薛蟠爆出的料是这金锁跟和尚没任何联系!尤其是薛蟠这段文字,反复读令人为之一振,
他抄了家底话才把薛宝钗气
怔了,薛姨妈气得发抖。
不管怎样,这薛姨妈,薛蟠,薛宝钗,一家人都把金锁说得各执其词,大家就要有清醒的文本认识了,
我们不管什么索隐派、考证派,基本文字梳理清楚也就会对“金玉缘”有了本质的认识。

我们再回过头看脂砚斋如何评价薛宝钗跟宝玉比挂件时,她反复说莺儿 一事。下面这段文字汇脂以后,
批语比文字多得多,本文只谈宝钗金锁一事,所以只保留与金锁有关两段批语: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
乃回头向莺儿笑道:“
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裏發獃作什麼?【甲戌本“阅者试思此一句话是何意思”】
〖甲戌双行夹批: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
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
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宝玉忙托了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纯文本看薛宝钗穿帮的金锁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蒙侧: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首先在宝钗读了两遍“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之后,莺儿没反应过来宝钗用意,
宝钗以为在她读这话的时候,莺儿能趁机说出自己金锁有对应文字事,不料莺儿只顾看热闹,
所以宝钗才故意说“
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裏發獃作什麼?”为了不让读者不明白,
脂砚斋下批:“
阅者试思此一句话是何意思”,只要一想,那大家就明白宝钗的本意了,
所以马上又用侧批再次批注:“
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
如果大家不能合卷闭目去想这个问题,就不知道薛宝钗潜台词:"你这个sb,快说呀,
说我有跟他一对的金锁!”
然而正当说出“一对儿”时候,正上了心坎,不料,事先并未跟这莺儿有足够的沟通,
莺儿帮忙过度,造成薛宝钗高度的紧张:“
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她顺着宝钗说话,意思表达为和尚送了8个字,宝钗这才赶走她!“
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
为何不待说完?——话多必失呀,宝钗岂能让她信口开河。这里的蒙古本脂批又给红学当头棒喝“
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既然是勾当,那8个字也算不上啥吉利了,即便真是和尚送的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也纯属谎言!

所以我们谈背后故事,只看表面文字,这薛宝钗的金锁也是个糊弄人的骗局,
金玉缘完全薛家制造一种声势,金需要配玉,玉没有必须配金的说法,看清破绽,
就能比较好的平面阅读《红楼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