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愿人长久

(2022-04-05 17:15:52)
标签:

宋朝

元朝

千古宋城情

上海宋城

浦东

分类: 上海穷游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但愿人长久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但愿人长久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乾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但愿人长久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但愿人长久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但愿人长久

汪苏泷《少年长安》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次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但愿人长久

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在将士中散布议论,“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众将以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拜于庭下,呼喊万岁。

但愿人长久

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降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但愿人长久

这场黄袍加身的陈桥驿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这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见识。兵变之际,赵匡胤曾数次严敕军士,勿令剽劫,从而使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谧。

但愿人长久

北宋初年,赵匡胤相继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并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创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但愿人长久

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鉴于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割据政权,赵匡胤提出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

但愿人长久

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一面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一面选择荆南、湖南为突破口,分兵两路,北路沿嘉陵江南下,东路溯长江西进,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南汉皇帝刘鋹拒绝附宋。

但愿人长久

至开宝四年(971年),宋军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国号,称江南国主,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

但愿人长久

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开宝八年,金陵城破,南唐亡。

但愿人长久

开宝九年,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被发现逝世,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迫使江浙的吴越国和割据漳、泉的陈洪进纳土归附,后又亲自统兵,灭亡北汉,至此,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北宋完成了对全国大部的统一。

但愿人长久

太宗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确立文官政治,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被射伤,可谓毁誉参半。

但愿人长久

宋真宗赵恒在咸平年间,治理有方,北宋繁荣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但愿人长久

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在位42年却无所作为,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养兵的高峰,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康定、庆历年间,西夏大举进犯,宋军大败,后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

但愿人长久

经历宋英宗、宋神宗时期,宋朝“三冗”的问题日益突显,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贪权,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是为“冗员”;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形成了兵士虽多但不精的军事体系,是为“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是为“冗费”,三者紧密相连,最终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果。

但愿人长久

庆历三年(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并未改变严峻形势;熙宁二年(1069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的王安石变法,是以“理财”、“整军”为中心的大规模变革运动,但在推行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不良运作,遭到百姓和大地主阶级的极力反对。

但愿人长久

《长安诀》

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赵佶禅位于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史称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后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改元建炎,成为南宋开国皇帝。

但愿人长久

建炎元年(1127年),南逃扬州、镇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直至乘船逃入大海,因遇大风雨且金军不擅长水战,只得作罢。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莫须有”的谋反冤案,遂同金朝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

但愿人长久

宋高宗赵构由于唯一的儿子夭折后再无子嗣,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以“倦勤”而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赵匡胤七世孙),从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赵匡胤一系。

但愿人长久

宋孝宗被公认为南宋最杰出的皇帝,登基后恢复岳飞谥号“武穆”,并重用主战派,立志光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北伐失败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宋孝宗专心理政,民和俗静、五谷丰登、太平安乐,有了“干淳之治”的升平景象。

但愿人长久

与此同时,与大宋王朝对峙的北方少数民族,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替中。契丹族,始见于北魏,隋初又分别臣服于隋朝与突厥,游牧于辽西地区,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建国号契丹,后改国号大辽,共传九帝,享国218年。

但愿人长久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族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诛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吞并后,李继迁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与宋、辽呈三国鼎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

但愿人长久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族诛部后起兵反辽,在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立国,其曰:“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遂定国号金。1125年灭辽朝,1127年又发动靖康之变灭北宋。

但愿人长久

金朝对于确定中国北方的版图起到了奠基性作用,鼎盛期疆域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俄罗斯远东区。金朝在文化上也迅速汉化,杂剧与戏曲得到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打下了基础。1234年,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但愿人长久

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一统蒙古,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可汗”,1218年灭西辽,1219年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远征中去世,元朝建立后,累赠庙号太祖。

但愿人长久

铁木真,取“铁之最精者”之意,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自其崛起以来,便被视为野蛮残忍的侵略者,强烈的掠夺欲望,是蒙古统治者征战的根本原因。

但愿人长久

《剑魂》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继位,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彻底灭金,1241年,蒙古军队一度逼近东欧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1260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自唐末来长期的分裂局面。

但愿人长久

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克罗兄弟及其子马可波罗是中西方交流中最有名的基督徒,他的著作是中欧洲人了解中国的唯一渠道。元廷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

但愿人长久
之后元朝继续扩张,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澎湖群岛、济州岛、南海诸岛、越南北部、伊朗东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均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但愿人长久

元朝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三教九流,莫不崇奉”,但汉族士大夫基于异族统治的考量,大多分成合作派与抵抗派,合作派主张华、夷并非固定不变,若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另一派则缅怀南宋故国,坚持民族气节。

但愿人长久

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汉人被严重剥削压迫。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历时98年的帝国岌岌可危。

但愿人长久

仗剑出西游,来游帝王州。登高望故国,感慨弹箜篌。长歌四五发,云物惨不收。歌声忽悲壮,江汉不敢流。峨峨天目山,王气今已收。英主从北来,长驱势莫留。浮云捲旌旗,天兵动戈矛。国破佳人死,时危志士忧。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凄凉白云乡,寂寞芳草洲。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愿人长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安诀
后一篇:山河月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